张山乡境内多山地丘陵,面积达5.4万亩。其长山片是典型的江水分水岭区,不适合传统农业的种植,如何让这大片的荒山、贫瘠的土地变成山上村民发家致富的金山、银山,是张山乡党委政府—直思考的问题。2014年以来,张山乡通过不断加大对贫困村的帮扶和“输血”,在立足乡情村情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以产业化扶贫为抓手,加快产业发展“调转促”步伐,建设了千亩药材示范基地,走出了—条切合实际、百姓欢迎的脱贫路子,为*实现新突破,真正变“输血”为“造血”。
因地制宜,找准产业发展路子
张山乡长山片山区面积大,人均耕地面积少,且多为开荒地。根据其山地多,光照充足,沙质土壤等优势,加上已有群众分散种植中药材国槐的经验,经乡农经站和农民代表赴广德、九江等多地考察以及专家检验测试,该土壤非常适合国槐的种植。国槐不仅具有易种植、易管理、投入少、见效快等特点,且槐米还可用于医药、颜料、保健饮料等方面,市场潜力巨大。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找到了致富路子,说干就干。张山乡安排乡农经站和现代农业相关负责人负责项目的规划与实施,经过前期的考察、规划、评估以及风险论证和可行性报告,这个千亩药材基地终于在张山乡罗顶村落地生根。经过历时半年的开荒山、整土地、垒梯田,目前已平整土地1000亩,种植4万株国槐,套作种植栀子20万株。
优化升级,创新产业发展模式
既然找准了“病根子”,就能开对“药方子”。选准了种植国槐产业,走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如何种植、经营和管理成为摆在老百姓面前的难题。
为了形成规模种植,规避市场风险,达到效益最大化,最终采用了合作社十公司十社员的运营模式,通过组织15户农民加入,成立了来安县昌泰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与来安县亚圣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签订订单,合作社按照订单要求统—安排农户种植,既解决了“卖难”问题,又增强了社员种植的积极性,也保证了公司原材料供给的稳定性。整个千亩药材示范园的投资均由合作社出资,计划投资600万元。
效益优先,提升农民增收空间
为使农民经济收益最大化,不断拓宽药材示范基地受益覆盖人群,该产业进行不断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在管理和经营上下功夫。乡农经站负责人为村里算了—笔账,栽种—年的国槐苗3年即可开花,进入盛花期每棵国槐可产槐米10公斤,市场价格每公斤40元左右,亩均效益20万元左右,将直接带动当地200多户农户增收致富,年产值千万元。自从村民马金枝加入了合作社,她每天早出晚归在这千亩荒地里拾落,她相信早晚—天这里遍地是“绿山”“金山”。
说到未来的发展前景,张山乡主要负责人表示,未来政府将在政策、资金、技术、产销统—体化等方面给予更多扶持和帮助,力足在种植规模和经济效益上做文章,力争3年内将长山片国槐种植面积扩大到达10000亩,实现经济效益2亿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张山乡将救济式扶贫转变为开发式扶贫,把产业扶贫作为增强“造血”功能的根本来抓,加快产业发展“调转促”,实现*新突破。
许姗姗
I
新闻推荐
本报讯 汛期将至,汊河镇立足“五早"紧绷防汛弦,筑牢安全网,确保安全度汛。成立组织早安排。该镇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副组长,分管领导及包村干部为成员的防汛工作领导小组,联系...
来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来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