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化汊河新区整合提升、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之年。汊河新区紧紧围绕“聚力汊河、给力汊河、发力汊河"要求,按照“出形象、抓节点、强基础"的原则,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对2016年重点工程项目进行梳理,确保产业新城建设顺利开展。
立足调转促,建设一座江北水岸科技新城。坚持“承接发展、产城一体、彰显特色"的规划建设思路,以建设江北水岸科技新城为平台,突出汊河新区品位、特质,引进国际顶尖团队高水准编制区域战略规划、产业规划、空间规划和江北水岸科技新城总体规划,到2020年产业新城建成区域面积达到25平方公里。
坚持产业优先,重点打造三大产业板块。在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板块上,紧跟“中国制造2025"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设备、汽车核心零部件两大产业集群,辅以相关产学研配套服务,未来5年,每年引进轨道交通装备企业不少于15家,到2020年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入驻企业达到150家以上,产值突破100亿元。在现代服务业板块上,依托华夏幸福基业、南京湾、碧桂园、雅居乐、金太阳、八闽科技园、滁州港、传化物流公路港、良驹网络物流O20等项目建设,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打造江北一流的高端服务业集聚区。到2020年年销售收入达100亿元。在绿色建筑新材料产业板块上,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孵化创新技术"的模式,着力打造节能玻璃、绿色墙体材料、绿色保温材料、绿色型材和绿色装饰材料等拳头产品,力争通过5年努力,打造成集研发、生产、推广、应用于一体的国家级绿色建材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到2020年产值达20亿元。
突出科技引领,建设一个研发创新示范区。计划在汊河大桥入口西侧建造约5万平方米高标准研发创新中心、9万平方米创意社区、3万平方米产业服务设施、6万平方米专家配套设施,引入产学研及科技创新类项目,致力于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的全价值链。四是聚力项目支撑,重点打造“八个一"工程。树立产业新城门户区及沿104国道城市形象。即:一座桥——汊河大桥改造升级,优化区域入口形象;一座城市广场——打造区域第一标志;一条滨河景观带——沿滁河水岸景观带;一条景观大道——104国道两侧景观塑造,提升区域整体形象;一个研发示范区——门户区范围内集研发、孵化、展示等综合功能片区;一条风情商业街——注入新业态的风情化商业街区;一座医院——来安县第二人民医院合作项目;一座公交换乘中心——将南京公交线路延伸至汊河新区,打通滁宁城际公共交通。
(汊河经开办)
新闻推荐
本报讯 4月7日下午,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俊,副主任周忠友、张立梅、陶明、兰明传以及县人大常委会各委、室负责同志深入半塔镇,继续开展“走基层、访代表"活动。张俊一行看望了部分基层县...
来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来安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