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2010)中指出,要让有就业需要的残疾人得到职业指导和职业培训。
记者从滁州市残联了解到,目前滁州市有各类残疾人25.7万人,其中盲人5.07万人。2003年滁州市独立办学开展盲人按摩培训,目前已有260多人借此有了一技之长并顺利实现就业。在今年6月29日的中初级盲人按摩培训班毕业之时,26名初级班盲人学员一日之间被来自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的用人单位抢之一空。
“上帝关闭了他们的一扇门,但通过按摩培训为他们打开了另一扇门。”滁州市商业行业职业技能培训中心负责人屈群这样说道。在数天采访中,看着初级班学员那一双双为苦练绝技而磨破的手,感受着中级班学员那一颗颗自食其力后乐观的心,本刊记者忍不住想将他们的故事说给您听。
无言的压力 14岁少年浪迹他乡
王宣太是明光市桥头镇人,上面有着哥哥、姐姐,身为家中幼子的他本应有个幸福的童年,然而先天性的眼盲却让他自小体味到了人性的冷漠。“人都是有自尊的,一次、二次、三次……异样的话语多了,你浑身都感觉不自在。”王宣太告诉记者,周围人的歧视让年少的他感觉仿佛有一座大山压在心头,自卑的心理也就这样默默深藏到这个少年的心里。在一个春天的日子里,14岁的王宣太瞒着老母亲独自踏上了浪迹他乡的旅途。
“饿了找好心人讨一点,困了找个破庙睡上一宿,遇上同命人啦呱拉呱,逢年过节想家时就背着人哭一声。”王宣太说,就这样他走遍了上海、浙江、江苏等地,吃尽了苦头,也体味到了人心总有温暖时候。“有一年过年,天下着大雪,我和几个同伴蜷缩在上海郊区一个庙里,突如其来的一场病让我浑身无法动弹,全靠同伴们喂点讨来的吃食吊着一条命,但让我自己都没想到的是,半个月后我竟然奇迹般痊愈了,那些日子感觉就像是老天在养活着我。”
世俗的歧视,周围人无言的压力,一个14岁的盲人少年绝望地踏上流浪他乡的旅途。20多年的流浪,没想到在滁州火车站附近和一个老年盲人的偶然相遇,盲人王宣太迎来了他人生路上的“春暖花开”。专业的培训让如今的他成了凤阳一家盲人按摩店的主力按摩师,也用双手“按”住了自己的人生。从衣衫褴褛的流浪汉“变身”为自信阳光的按摩师,一切的变化都发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而面对今后的日子,如今的王宣太踌躇满志:我要独自创业!我要告别独身生涯,我要有个温暖的家!
巧合的相遇 20年游子守得云开
幸福有时候总会在不经意间降临,而王宣太的幸福却来自一次偶然的相遇。2009年5月的一天,在滁州火车站附近“晃荡”的他碰到了一个明光同乡的老盲人,同命相怜的他们就随便啦呱啦呱,这一啦呱,却让一从天而降的喜讯“砸”到了王宣太的头上。“滁县有个盲人按摩培训班,管吃管住,什么都不要钱。”还有这样的好事?老盲人的话让王宣太欣喜若狂,这一个月不用担心吃喝、住宿了!就这样,对按摩一无所知的王宣太,被这一个月的免费吃住“诱惑”得跟着老盲人走了。
就这样,懵懵懂懂的他学起了按摩。“心里面是无所谓的,学多少是多少呗,反正这一个月我吃喝住宿有人问了。”然而一个月后,让王宣太自己也难以相信的是,自己竟然真的告别了“乞讨”生涯,成了一个自食其力的盲人按摩师。
灿烂的明天 我的人生我来规划
20多年的杳无音信,让王宣太的家人早以为他不在人世。
“我到滁县了。”进了培训班不久,王宣太第一次联系上了家人。突来的喜讯让电话那头的亲人泣不成声……
“刚来时走路靠着墙,没事躲屋拐角,穿的破破烂,浑身一股怪气味儿,同学私下甚至给他起了个‘丫鬟\’的外号。”负责具体培训的市商业行业职业技能培训中心负责人屈群告诉记者,当今年的盲人按摩中级班报名时,王宣太已是让他大吃一惊,红色T恤搭配着时尚牛仔裤,穿着旅游鞋,背着双肩包,手里还拿着手机。“那精气神与过去相比可是天壤之别,话语中更是有说不出的自信。”说起今后的生活,王宣太告诉记者,现在他不仅会按摩,足疗也学会了,不少顾客甚至点名要求他服务,店老板也提出要拉他入伙。“我还是想自己独立创业,毕竟凤阳离家也不近,再说现在盲人按摩市场需求也不小,按摩店做大了还能带动同命人就业。”交谈中,王宣太不断地表示感谢,“亏得政府免费培训,让我有了一技在身,能用自己的双手养活我自己。”
而让市商业行业职业技能培训中心负责人屈群更为惊讶的是,就在2010年的中初级盲人按摩师培训班毕业时,王宣太一下“招”走了4名初级按摩培训班的学员。
20年流浪汉一朝“转身”按摩师,我们相信故事的后面会更精彩……
图为2010年王宣太(左一)参加由市商业行业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举办的盲人按摩培训中级班。 记者计成军 摄
新闻推荐
晨刊讯 眼下,明光市桥头镇2000余亩甜叶菊已全面进入采收期,广大农民朋友正在利用晴好天气抢摘抢晒甜叶菊。桥头镇自2007年引进甜叶菊种植以来,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种植甜叶菊。该镇成...
明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明光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