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自走在那条小路上,随手摘下一片叶子,放到嘴里品尝,酸涩中带着一股淡淡的甜,收不住的喜悦洋溢其中。
八十岁的李奶奶最近学会了一首歌,歌名叫《好日子》,李奶奶牙齿掉了不少,唱起歌来,歌词听不清,可是调子却是有板有眼的。从早到晚,李奶奶真是曲不离口,自得其乐。
李奶奶一家从原来的“破村屋”搬进环境优美的小区,住进了三室一厅的新楼房。说起原来的破屋村,李奶奶印象十分深刻。因为在那里,她一住就是六十年。
她刚嫁进这个村子时,在村口就遥遥望见了一排排低矮的土房。房子是用黄泥堆成的,屋顶上用茅草铺的厚厚一层,就像一个穿着棉絮的老人。巷道狭窄的容不下两个人并排走过,坑坑洼洼的泥路常有野狗从草丛中窜出。炎热的夏天一到,遇上大雨季节,狂风席卷着漫漫黄沙铺天盖地打来,把茅屋的窗户纸都刮破了,尘土飞扬,满舍狼藉。被子边枕头边都是沙土,嘴里都觉得碜牙。屋外大雨哗啦啦,屋内小雨滴答答,一家人都端着盆接水,从炕上挪到地下,连睡觉的地方都没有。要是遇到“屋漏偏遭连天雨”村里还要组织居民紧急疏散,否则会有墙倒屋塌的危险,更可怕的是臭虫,跳蚤也开始活动,盯得浑身奇痒难忍。
家里地方小,灶台紧挨着水缸和米缸,每次烧饭,屋里都是浓烟滚滚,呛的人眼泪直流,吃饭的地方还不到一平米,吱吱呀呀的响声如同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枯叶的悲泣。其中一条桌腿下面还用瓦片垫着来维持平衡……
这就是李奶奶的老屋,然而,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李奶奶老了,四世同堂,却还住在这个屋村里,有时她想,自己怕是这辈子都离不开这个“破屋村”了。就在她觉得无望的时候,市里实施建设安居工程,对全市的老旧房,棚户区进行改造,“破屋村”就在其中。李奶奶听说后,马上拄着拐杖四处打听,得到确定的答复后,她高兴的合不拢嘴,连连说“好啊!好啊”。
拆迁开始了,李奶奶带头搬家,主动要求先拆自家房子。在李奶奶的带动下,“破屋村”很快拆迁结束,新的住房小区建设很快开工,她非常关心小区的建设,常常来到工地旁“观察”,一层两层三层……像个孩子似的数着工程进度。终于,小区建成了,李奶奶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小区建设的非常漂亮,平坦坦的水泥路两旁,整整齐齐的站着一棵棵壮硕高大的风景树,草坪上绿野如茵,鲜花丛丛。花园里层层叠叠的桃花香艳妖娆的撞进眼里来,飘落的花瓣在风里打着旋儿,春光融融,燕语莺啼。微风混着花香迎面扑来,令人神清气爽。小区中央是一个大水池,里面养着各种金鱼,活泼轻盈地穿行于纤细碧绿的水藻间。明媚的阳光下,水面荡漾着琉璃般细碎的光。这在“破屋村”是从未有过的。看着原本破破烂烂的村子变成现在的高楼耸峙,想想六十年来的艰难生活终于远去,李奶奶欣慰的笑了。
分房那天,李奶奶起了个大早,穿上平时舍不得穿的好衣裳,第一个来到村委会。拿到新房钥匙后,李奶奶指挥孙子抓紧装修。很快李奶奶一家搬进了新房。她惊喜的样子就像吃了蜜糖,一会儿跑到卫生间瞅瞅,一会儿跑到卧室看看,一会儿摸摸灯饰,一会儿拨弄下电视。她那黑瘦的挤满皱纹的脸上绽放着从未有过的快乐和幸福。
有人问她为什么喜欢这首歌,她说:“我活了这么大的年纪,怎么也想不到可以住这么好的房子啊!这样的日子难道不是好日子吗?呵呵!好日子来呐!”说罢,又唱起“今天是个好日子……”
是啊!今天确实是个幸福的好日子,看吧——建筑工地上:工人们挥汗如雨;工厂车间里:师傅们紧张忙碌;乡间田野上,农民们幸福歌唱……
幸福是要靠行动来创造,幸福就是忙里偷着笑。
指导教师:裴爱国
明光市二中高二(1)班
钱 倩
新闻推荐
明光新型农民培训成果丰硕
明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明光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