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大地回春,万物吐绿。
3月20日下午,阳光灿烂,记者来到明光市涧溪镇白沙王村佘园组,远远望去一片白茫茫,走近发现是一排排整齐的塑料大棚,每栋大棚里都发出欢快的笑声。随便走进一栋大棚一瞧,13个人围坐一圈,正在忙活嫁接西瓜苗。整栋大棚约500平方米,钢架结构,保持恒温,通风条件较好,一半是绿油油密麻麻的西瓜苗,一半是满栽西瓜苗的营养钵。
主人叫李士友,他正忙着嫁接西瓜苗,将一棵约3寸长的西瓜苗和同样尺寸的葫芦苗靠在一起,根部用细草绳捆绑好后放进一个装满泥土的营养钵,一个嫁接苗即告完成。见到记者他笑呵呵地说,今年西瓜苗长势好,买来的种子地道,今天雇了人加上全家3口人,抢季节赶时间嫁接西瓜苗,争取有个好收成。面对记者的狐疑,他进一步介绍,嫁接西瓜苗技术含量高,借助葫芦苗发达的根部,嫁接后西瓜苗长得粗壮,结出的西瓜又大又甜,又解决了西瓜不重茬的难题;西瓜苗嫁接投入较大,因为赶季节需要集中快速嫁接,全家忙不过来便雇了10个人,每人一天60元工资,购种子和营养钵11000元,共购进10万棵苗,出售时一棵苗0.70元,除去成本净赚4.5万元。
李士友说,去年出售西瓜苗时留了一小部分移栽到自家的5亩承包地里,由于品种好,嫁接成功,西瓜卖了好价钱,销售西瓜收入2.5万元,加上育苗仅西瓜一项净收入7万元。“在家忙种西瓜不比外出打工收入差。”李士友说。
“政府出资修建了水泥路直通到瓜田,方便了销售,”李士友说,“昨天,镇政府领导到村组考察,同意尽快帮助架电,统一安全用电,今后西瓜育苗种植销售更方便了。”
来自白沙王村张营组的村民肖梅是10个打工者之一,约30岁左右。她边嫁接西瓜苗边说,前来打工一天能挣60元,要忙一个月,收入1800元,每天还管一顿午餐,餐餐都有鸡鱼肉蛋,比外出打工挣钱不少,又能照顾孩子和老人,在家门口打工挺好的。
“西瓜苗不愁销,都是上门订货,还供不应求呢,”李士友说。正说着话,旁边一直未说话的一位农民接上了话茬。他叫张茂勇,来自江苏省盱眙县仇集镇明山村,专门前来洽谈购买西瓜苗事宜。他告诉记者,这里的西瓜苗质量好,土壤好,结出的西瓜又大又甜,能够卖上好价钱,过去每年都来这里购买西瓜苗,今年计划购买1100棵西瓜苗,正在谈价钱呢。
不一会儿,1000多棵西瓜苗嫁接好了,李士友将西瓜苗移栽进营养钵后整齐地放进大棚里苗床上。走近苗床感到温度较高,李士友说。利用地热丝技术提高温度,全天保持在30度左右,利于西瓜苗健康成长。
记者了解到,全组35户家家嫁接西瓜苗、种植西瓜,共有40个大棚,户均收入4万多元。 “全组都种西瓜需要大市场,”李士友说,“大家一合计决定成立西瓜专业合作社,大批量销售,专门有人负责联系市场,如今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客户群,每年西瓜销售季节外地客商便上门收购,不用出村西瓜全部都能卖出去,前来收购西瓜的有上海、南京、无锡、苏州、温州市等,西瓜供不应求,已经形成了闻名全国的西瓜大市场。”
记者走出大棚时,耳闻目睹了每个大棚里传出爽朗的笑声和透出忙动的身影。图为李士友(左一)正在嫁接西瓜苗。
来自春耕生产一线的报道
新闻推荐
明光确保春季水上交通安全
明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明光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