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新闻 天长新闻 明光新闻 全椒新闻 来安新闻 凤阳新闻 定远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滁州市 > 明光新闻 > 正文

崛起看苏巷

来源:滁州日报 2013-07-01 13:26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 崛起看苏巷

真抓实干创佳绩,勇当发展排头兵。近年来,明光市苏巷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创先争优为动力,一心一意搞建设,聚精会神谋发展;紧紧围绕“发展、富民、和谐”主线,坚持工业强镇战略,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建设经济繁荣、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苏巷,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数据无声,映射硕果。2012年,全镇完成工农业生产总值2.1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工业总产值1.4亿元,农业总产值0.7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入2.5亿元,增长10%;完成税收1026万元,其中地税672万,国税156万,财政198万元;完成招商引资资金5.1亿元,增长50%。

● 工业强镇 ●

作为明光市首批“扩权强镇”试点镇,多年来,苏巷镇始终坚持以“工业强镇、农业兴镇”发展战略思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创先争优,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基础,全镇上下发扬“苦干实干、负重奋进”的苏巷精神,为打造全新型强镇而厚积薄发。

该镇积极呼应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立足实际,积极搭建工业发展平台,高起点设计、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工业集中区。在全市园区建设“一主两翼多点”布局中积极作为,率先突破,于 2009年 4 月创办了苏巷镇工业集中区。园区功能定位和发展重点以新型材料、机械电子、服装玩具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体的生态型工业基地,科技、贸易、商业、居住等功能相配套。预计工业集中区全部建成后将可容纳企业近300家,实现产值100多亿元,可创造就业岗位 2.4万个,实现税收近2亿元,将成为苏巷镇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 

目前,苏巷正规划建设一个约3000亩的工业集中区,仅距明光市中心9公里,比邻南洛高速入口,紧靠京沪铁路大动脉,104国道近在咫尺,交通区位优势显著。先期200亩已办好了国有土地使用证,新修的一条长1100 米、宽8米的创业园中心路已正式通车。已通过利用村庄置换为镇工业集中区再争取400亩用地指标,现土地已征用到位。同时,投资150万元的3060平方米标准化钢架厂房已投入使用。 

苏巷镇始终把大项目建设作为力促工业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签约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达效”总体要求,对重点项目实施“一套班子、一支队伍、一抓到底”的运作机制,确保项目早签约、早开工、快推进、快达产。自工业集中区建设以来,镇政府对集中区公共设施投入逐年加大,600亩建设用地基础设施日臻完善,高压电、电信和路灯已架设到位,自来水、下水道、路灯、绿化等配套设施基本齐全。截至目前,先后投入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累计1600多万元。

切实推进招商引资,不断创新工作方法、调整招商思路、拓展招商领域、谋求招商策略,打造“服务高地、政策凹地”,积极营造优化亲商、安商、富商服务环境,实现招商引资工作新突破。据统计,工业集中区引进的 16 家工业企业总投资达6.5亿元,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近10亿元,创造就业岗位1200多个,年实现税收近千万元。同时,还有多个项目正在洽谈之中,其中有6个项目已有实质性进展,有望在近期签约。

本报通讯员 张素良

● “三农”并进 ●

多年来,该镇秉承“做给农民行、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销、实现农民富、对助农致富最为有效”的发展理念,大力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千方百计做好农业特色产业大文章,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突出重点.创新抓好“三农”工作。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以王岗村、潘庄村为重点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实施科教兴农,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发展名、特、优、高效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人。加快以水利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大力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标准农田整治项目工程,总投资1.8千万元,涉及潘庄、牛郢两个村34个村民小组1.84万亩,已于年初完工。结合此次土地整改,在全镇兴起了4个种植业专业合作社,每个合作社从农户手中流转土地面积都在2000亩以上。投资500万元的农业千亿斤粮食提升土地平整配套工程落户在戴巷村,3000亩地整治工程现已基本完工,真正实现了“田成方、路成网、旱能浇、涝能排”的良好农田基本建设格局。 

以国家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项目为契机,历时一年,完成了明光市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示范重点县项目建设。项目区涉及该镇的戴巷、吉庄、苏巷、王岗4个行政村46个自然村,总面积32.4km2,耕地2.6万亩,人口1.48万人,工程概算总投资2342.1万元。已完成戴巷灌区配套、硬化9.8公里,戴巷电站灌区一、二级主干渠清淤加固11公里;建筑物已完成200多座,其中山秦、焦岗电站技术改造已完成,今年抗旱期间工程均已发挥效益。 

抓好重点线项目建设、红星库除险加固工程、文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石坝河治理工程不断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的抗灾能力,优化农业生态环境。全力配合做好小流域治理工作,投资600万元完成孔埠圩大坝和撇洪沟治理工程; 投资45万元完成焦城圩南北撇洪沟清淤加固工程8公里。同时配合做好南水北调工程,投资80万元完成孔埠圩排捞站技术改造工程;投资300万元完成涧东电灌站机房改造工程、机器设备更新以及渠道砼衬砌工程;投资45万元的吉庄村陈涧电站技术改造工程,将于今年10月前竣工。投资120万元的文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目前已完成勘探任务,将于9月份动工实施。 

以市场为导向,调整种、养结构。以焦城圩为龙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以陈氏三兄弟3500亩潜水莲藕种植基地和庆元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1000亩增氧精角为龙头企业,带动全镇水产业发展。致农紫甘薯合作社、明禾农业科技专业合作社的成立,为该镇特色农业产业增添浓厚的一笔!两合作社的特点都是订单式农业,实行育、产、供、销一体化,省时、省力、省资金。致农紫甘薯合作社破解了旱田经济作物的高投入、低收入的瓶颈;而明禾农业科技专业合作社解决了水田水稻种植育秧、插秧难的困境,项目正在逐步推广。 

大力发展家畜、家禽养殖,稳定生猪、蛋鸡和肉鸡生产。积极扶持大郢“三元”杂交猪养殖业和王氏机械化养鸡场建设,引进优良,增加科技含量,提高农畜产品质量,扩大养殖规模,走公司与合作社加农户,产、供、销一体化的路子,满足市场需求。市级龙头企业—明光市王氏机械化养鸡场,占地25亩,常年存栏商品蛋鸡6万只以上,日产高品质鸡蛋4.5吨左右,被列为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 

● 造化村镇 ●

在集镇建设力面,该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品位建设、高效能管理和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净化、畅化目标,积极按照“东以集贸居住为主、西以工业集中区为主”。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坚持老集镇改造和新集镇建设并举;加大规划执行力度,严厉打击违章用地;大力实行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打造文明、整洁、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不断加快村镇建设步伐,实现集镇建设大提升,进一步抓好集镇亮化工程,加快推进苏巷老街改造工程,逐步完善王岗、苏巷新农村示范点基础实施建设,营造优美、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新农村建设有新气象。 已完成“村村通”水泥路工程44.92公里,总投资850万元;投资40万元,新修沙石路20公里。安装路灯154盏,配置垃圾桶200个,修下水道4800米,小区水泥路3.6公里,自来水安装工程正在有条不絮地实施中。扎实推进省级新农村示范村王岗村、苏巷村建设,王岗村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总投资89.3万元,2226平方米的广场、新建主街道水泥路长500米宽5米、主干道水泥路长200米宽4米、160米支路水泥路、360米下水道和1个标准化篮球场,现已竣工并投入使用。 

坚持围绕农村面貌、农民生活等关键环节,加大投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整体面貌全面改观的基本思路,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又好又快向前发展。完成牛郢小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5万元修建小区道路3000平方米,下水道600米;完成大罗郢安置点征地,投资350余万元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今年将结合明女路拓宽改造,投资约500万元对穿集镇道路进行拓宽,现已完成工程招标。还通过多方努力,新建成一所公立大型幼儿园。83亩集体建设用地批转国有建设用地的征地申报审批工作已结束,现通过省国土厅批准,并且30亩用地指标的征地工作已结束。新农村建设布点规划工作中已建居民点4个,完成278万元集镇街道下水道改造工程的招标工作,正在组织实施中。 

如今,走进苏巷镇,给人感受最深的是发现这里集镇变得干净了,集镇建设上了品位,人们的精神面貌悄然发生变化。苏巷正成为商家建厂投资的最佳选择地。 

● 优先民生 ●

科学发展,民生优先。苏巷镇将改善民生、保障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主攻民生工程,实现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加快和谐苏巷建设步伐。”这一直是苏巷镇发展的重头戏。近年来,苏巷镇党委政府扎实有效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注重工作实效,抓一件,落实一件,群众满意一件,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 

今年以来,通过“一卡通”共发放惠民资金总额677.3万元,涉及6654个农户,23852人。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分类施保,应保尽保,全镇共审批农村低保对象928人,发放补助资金105万元。加强农村“五保户”供养工作,实行动态管理。目前,全镇现有五保人员189人,按季发放五保供养资金45万元。投资19.51万元对原敬老院进行修缮,又争取项目资金971万元,对原敬老院进行扩建,新建二栋二层1079平方米,64间五保住宿楼已竣工并投入使用。认真做好残疾人工作,完成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手术15例,对贫困精神残疾人每人每年提供500元药物治疗费用。对社会散居孤儿每人每月提供不低于600元的生活保障。实施重度残疾人救助254人,救助资金26.6万元;大病救助87人,救助资金18.6万元;低保边缘人群春荒救济5.4万元;还拿出5万元对家庭临时困难群众进行救助;投资90万元改造了大郢、苏巷2座农村公路危桥;农村草危房改造160户,其中新建59户,修缮101户,发放财政补贴资金133万元。2012年奖励扶助和特别扶助计生家庭户48人,共计兑现奖扶金47220元。2013年新增奖励扶助对象30人。今年政府将奖励扶助对象由之前的60周岁提前到55周岁,目前此项扩面工作正在进行,全镇经复核的有138人,2013年奖励扶助金将于近期全部打卡发放;投资180万元对镇计生服务所和村计生服务室进行该扩建;去年完成农业政策性小麦保险承保面积32298亩,农户自缴保费78484.14元。小麦赔付受损面积7201.6亩,赔付金额349997.76元;水稻保费承保面积41496亩,农户自缴保费164324.2元。水稻受灾赔付,受灾面积3468.3亩,赔付金额343361.7元。 

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投资120万元新建一所垃圾中转站,将实现我镇环境卫生根本改善。目前工程正在实施,有望年前投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连续两年完成筹资任务,参保率达100%。今年政府再次提高了部分医保待遇,最高支付金额从每人每年的12万元提高到18万元,同时增加了门诊、慢性病统筹待遇。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是一项全新的工作,筹款数额高、难度大,苏巷率先提前完成了全年任务。截至2013年6月份,共收缴参保费金额2443800元。60周岁以上待遇领取养老金2478427.4元。对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独生子女父母和农村双女户落实节育措施的父母参保缴费的,政府另外每人每年增加补贴30元,2012年申请一事一议财政奖补639996元,农民自筹资金342855元,项目共投资1948911元。2013年申请财政奖补746720元,农民自筹资金854860元,项目共投资1601580元。 

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苏巷镇综合文化站电子阅览室工程已全面完工,期间整修了1间28平方米的房间,配置学习电脑10台,并设置专职管理员1名,图书馆、音乐室等配备齐全。“农家书屋”实行全覆盖,配备了6个村的书屋管理员。文化站、“农家书屋”、留守儿童活动室等全部免费对外开放,极大方便了当地群众的学习娱乐生活,同时每年文化站都举办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为苏巷中学新建了学生公寓1000平方米、教师宿舍40套,新建了苏巷小学教学楼300平方米。投入60多万元对医院进行整修和医疗设备更新。 

近年来,苏巷先后被授予滁州市平安乡镇;全国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示范乡镇;计生工作连续4年被滁州市委、市政府命名为计划生育工作先进乡镇、连续6年位居明光市一类乡镇;信访综治工作被滁州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乡镇;组织工作、统计工作多次被安徽省组织部和统计局表彰;多次被评为明光市先进基层党委、明光市党委廉政先进单位、明光市防汛抗洪先进集体、民生、招商引资、民政、养老保险、新农合、人大等等工作先进乡镇”;在明光市乡镇街道目标管理综合考核和专项考核中,连续2年位居前茅。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看今朝苏巷正崛起。繁荣苏巷、实力苏巷、平安苏巷、和谐苏巷……“苏巷梦”,指日成真。 

新闻推荐

明光开展网吧专项整治行动

明光开展网吧专项整治行动

明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明光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崛起看苏巷)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