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
编者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美好滁州建设也因此迎来了历史的新起点。基层干群有哪些新期盼?各地深化改革有哪些新举措?本报今日起开设《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三中全会精神在基层》栏目,全面反映农村、学校、社区、企业等基层一线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生动实践。
3年前,因为本报的鼓与呼和身体力行,明光市泊岗乡的1500万公斤滞销萝卜得以顺利售罄;3年来,由于知名度的提高,泊岗萝卜一直保持畅销的良好态势。日前,记者再次踏上这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热土,想了解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过后,一系列改革决定对基层农民的影响。
踏上淮河之滨的岛乡,离安全村还有约200米,就听到前方传来大喇叭声音:“泊岗地处淮河之滨,四面环水,空气、土壤等天然条件造就了优越的种植蔬菜的环境,萝卜水分足、皮薄,一咬嘎嘣脆……”待走近看到,村党支部书记杨荣根身背录音播放器,不断地播出宣传安全村蔬菜的内容;同时,正在同南京市前来交易的蔬菜批发商谈价格。杨荣根的家门口大门上方有滚动字幕不断推出各种蔬菜的价格。
批发商叫卞长军,佩戴“南京市江宁区金宝天印山农副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的标志,正在忙于装运蔬菜。“我每天往返南京市、泊岗乡之间,每次采购约5吨蔬菜,有萝卜、菠菜、香菜等,已经连续忙了3个月”,卞长军说,“泊岗萝卜闻名遐迩,在南京市好卖,一年至少能挣20万元。”村民胡胜亚接过话茬说,“3年前萝卜躺在拖拉机里卖不掉,真是愁人;如今,批发商上门收购,真是高兴,真是天壤之别。”他告诉记者,他种了20亩蔬菜,有大葱、萝卜、菠菜、马铃薯等,仅萝卜一年收获3万公斤约5万元。
杨荣根在接受采访时说,安全村是传统的蔬菜专业村,蔬菜面积1000多亩,由于政策明服务到位,蔬菜产业让农民尝到了甜头;十八届三中全会结束后,村委会立即组织全体村民进行了学习。(下转第二版)
特别是涉农部分,村干部学习后进行了广泛宣传。他将主要精神输入录音播放器,走到哪里宣传到哪里。“决定明确了土地流转的政策,给农民吃了定心丸,我们可以甩开膀子大干一场了。”村里加快了土地流转的步伐,蔬菜种植大户跃跃欲试。他如数家珍告诉我们,村民马永悦流转土地50亩种植大葱、大白菜、马铃薯;村民陈克亮流转土地38亩发展蔬菜生产;村民杜国强投入15万元流转土地60亩种植蔬菜......这边说着话,那边传来了轰鸣的马达声,原来,滁州苏果超市的车队驶进了杜国强的蔬菜地,开始采购大白菜;不一会儿工夫,0.75万公斤大白菜全部装运上车,37500元收入杜国强的囊中。杜国强兴奋地表示,明年打算将蔬菜种植面积扩大到200亩,甩开膀子大干一番。
泊岗乡乡长李继峰介绍,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农村改革进行了总体部署,为农村下一步改革和发展规划了蓝图。我们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大搞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动农户广种蔬菜,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力促农民大幅增收。通过抓规划编制、技能培训、良种推广,协会指导、品牌示范等举措,有效地提升蔬菜产业化。全乡共种植蔬菜2.5万亩(含复种指数),全年生产各类蔬菜5万吨,仅此一项收入4500万元,人均收入1780元。李继峰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给泊岗乡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下一步将加大引进项目力度,延长蔬菜生产的链条,进行蔬菜深加工,使有限的土地发挥效益的最大化,帮助农民尽快致富奔小康。
农民在田间包装刚采收的新鲜大白菜。记者王家国摄
新闻推荐
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 服务滁州经济社会发展 王诗根 郑晓华
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 服务滁州经济社会发展 王诗根郑晓华
明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明光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