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正月初一,来安县委书记金维加在张山乡桃花村的冬暖式大棚内,与蔬菜合作社负责人交谈,摸情况,找问题——
上门问计解民忧
本报通讯员韩先秀
1月31日,农历新年第一天,来安城乡“披红带彩”,人们沉浸在节日喜庆的氛围中。在张山乡桃花村的冬暖式大棚内,来安县委书记金维加正和蔬菜合作社负责人马西国进行亲切地交谈。去年收成怎么样、今年有什么打算、怎样提高效益……都是他们热衷的话题,从摸清情况到找准问题,再到提出扩大经营规模、优化管理模式、提高科技含量等合理化建议,县委书记一句句诚恳的话语让马西国倍感温暖,他的脸上写满了感动,溢满了笑容。
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来安县积极响应市委关于开展“五个一万”登门拜年走访活动精神,迅速动员和组织广大镇村党员干部深入村组开展入户拜年、上门问计、解决民忧等走访活动,密切联系群众。春节期间,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走访群众不低于20户,一般干部走访不低于15户,村“两委”班子成员分片包干入户走访,实现外出务工党员、群众走访全覆盖。
连日来,该县县领导带领镇村党员干部重点围绕“五必访”、“四个一”和“建四库”推进活动深入开展。他们走村串户,对务工返乡农民工家庭、在外经商从政从军家庭、孤寡留守家庭、老党员老村干家庭、本地企业家和从商家庭进行必问必访;开展一次送学上门、一次征求意见、一次群众最不满意事项征集和一次排查梳理活动,宣讲中央、省市精神和县委要求,集纳党员群众关于加强美好乡村建设、加快乡村经济发展、增强党员致富带富能力等方面的意见建议,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需、所盼。把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收集上来,对贫困群众、弱势群体、特殊群体的实际困难和群众方方面面建议,分类型、分层次收集梳理,建立问题库、困难库、建议库,通过开展走访活动,帮困扶贫解忧,并建立长效机制,形成成果库。
正月初四,踏着新春的脚步,苏滁现代产业园大王办事处主任王燕来到安置户家中拉家常——
嘘寒问暖听民声
本报记者喻 松
“老杨,新年好!给您拜年啦!”“王主任,您到我家来拜年,我真是太高兴了!”74岁的杨来忠激动地说道。正月初四,踏着新春的脚步,苏滁现代产业园大王办事处主任王燕来到安置户家中,与他们促膝长谈拉家常,嘘寒问暖听民声。
老杨是一名老村民组长,虽然年过七旬,但是身体健康,精神矍铄,一家四代幸福地生活在过渡房里。“在这里住得还好吧?”“燃气、用电、供水都正常吧?”“子女都孝顺吗?”“您对我们工作还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啊?”落座后,王燕问个不停。老杨乐呵呵地说,托党的福,我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虽然住的是过渡房,但是用水用电用气都方便。大王这几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一名大王人,我是打心底儿高兴啊。“来喝水、吃糖、吃瓜子。”交谈间老杨热情地招呼着。
“老杨不仅第一个搬迁,而且擅长吹拉弹唱,可是我们村里的一名老艺人哩。”随行的荇塘村党总支书记李忠星夸奖起杨来忠。“老杨,等你们回迁后,希望你还能组建艺术团,发挥你的特长,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你看行吗?”王燕关切地问道。“行啊,没有问题。”杨来忠高兴地说。时间在流逝,情感在升华。“中午你们一定要在我家吃饭!”临行前,老杨热情地挽留。“不啦,我们还要前往下一家,你要有什么问题,直接给我打电话,我们保证件件有人管、事事有回音。” (下转第二版)
在梅金河家走访时,有群众现场反映大王村小上徐村民组管道维修费没有退还,王燕表示会一查到底,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记者了解到,大年初一,王燕就深入各个村开展“五个一万”活动。在大王村高南村民组走访时,一位返乡妇女结扎后没有很快康复,其家人对干部颇有怨言,言语间带着“火药味”,王燕妥善地提出解决办法,这家人听后十分感动,一场矛盾就此化解。
“基层干部与群众关系最密切、打交道最直接,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通过‘五个一万\’活动,我深刻地感受到,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实打实地为群众办事,群众才会真正把我们当亲人。”走访后,王燕由衷地说道。
正月初二一早,明光市三界镇碾城村村支书燕高祥吃完老伴端过来的一碗汤圆,就匆匆地离开了家——
惠民政策送上门
本报通讯员袁恒金王德海
2月1日,早上8点,明光市三界镇碾城村村支部书记燕高祥吃完老伴端过来的一碗汤圆,就匆匆地离开了家。
“他每天都这样。”碾城村主任黄金龙告诉记者。
路上,燕书记告诉笔者,每年只有在春节这个时候村里人才比较齐,一定要利用大家返乡过年的时机,深入农户,深入群众,把党的惠农利民的政策宣传好。去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上说“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这些直接涉及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的政策,一定要让村民家喻户晓。燕书记说,碾城村交通条件好,104国道穿境而过,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村里的树苗培育、特色养殖颇具规模,特别是山芋产业,带动不少村民致富。
说着说着就来到了永林山芋合作社。“燕书记过年也来指导工作?”说话的就是永林山芋合作社负责人方勇。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说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说白了就是要在农村搞活合作社,让农民多挣钱。比如,发展家庭农场、培养专业大户等。而农民合作社就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力量。”燕书记对方勇说,一定要利用春节农民工返乡的机会,把一些抛荒地、闲散地租过来,壮大自己的合作社力量。
(下转第二版)
离开永林山芋合作社,燕书记又继续走访农户。他说,现在村里在家种地的几乎都是38、61、99“部队”,有的家庭干脆就把土地转包给别人种了,土地流转为种植大户的发展提供的契机。正聊着,一村民看到我们,连忙打招呼:“燕书记新年好”。互致问候之后,在村民燕高梁家聊起了家常。 “燕老板去年收成不错吧?”燕书记问。
“还可以,我主要是现收现卖,差价小。”
“也不小喽,一斤有好几分钱差价呢,去年你大赚了一笔。”黄主任说。
“今年要更上一层楼,要有稳定的客源和货源,还要有销路,老客源像上海、福建、杭州等要紧紧抓住。另外,要开辟新客源,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要尽快成立或加入到合作社,增强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燕书记说。
回来的路上,燕书记说,下一步,要继续扩大种植面积,并积极向周边村和周边乡镇辐射,努力把山芋种植、储藏(反季节销售)产业做大,让村民更富,让生活更好。
新闻推荐
明光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启动
明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明光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