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 杰
杰
4月11日下午5时,明光市张八岭镇岭北村官刘中心村农民王良忠冒着瓢泼大雨来到西瓜育秧基地,用锹把薄膜覆盖的5万棵西瓜营养钵两旁的泥土压实;望着薄膜下一层白色的水雾,温度适中了,他放心了。地膜旁边是一层黑色薄膜,他解释道,正午时分艳阳高照温度过高把黑色地膜盖上以降温,早晚掀掉黑色薄膜以保持温度,促进西瓜苗生长;紧挨育秧基地的是一个5米见方的地膜覆盖的小山包,里面是约2吨的菜籽饼等混合物,这是西瓜移栽后需要使用的肥料。王良忠把5个地膜两边的泥土压实后又检查了肥料发酵情况后驱车前往3公里开外的西瓜种植基地。
在一块近似弧形的坡地上,一台大马力的旋耕机正在来回穿梭,在旋耕过的土地上留下深约20公分的笔直的垄。王良忠说,这片土地有150亩,去年底从33户农民手中投资15万元、流转过来,这是两年的租赁费。过去,这片土地地势高、贫瘠缺水,种植山芋、花生靠天收每亩毛收入千元左右。现在流转过来加大投入,对土地进行平整实行规模种植,发展高效益的果园经济,收入将成倍增长。
官刘中心村紧挨104国道,王良忠一直在盘算,如何利用有利的地理环境发展高效农业。去年底,他通过学习农村政策,坚定了对流转土地经营发展高效农业的信心,投资20多万元,流转了150亩土地,租用挖机对土地进行平整,种下桃树苗,在树苗下套种西瓜。他算了一笔账:一亩地可以收获3000公斤以上西瓜,保底价0.80元1公斤,今年夏天可以收获约50万公斤西瓜,大约40万元毛利,除去成本和投入可以有所收获;3年后桃树结果收入可以翻番。
“政府投资修当家塘,解决了西瓜苗和树苗的用水问题,”王良忠说,去年镇政府投资11万元推出5口蓄水约6万立方的当家塘,官刘中心村已经列入新农村建设,发展经果林可以得到项目补贴,他对未来种植西瓜和发展桃园经济充满了信心。“通过朋友介绍,已经与南京、扬州、浙江等地的客商接上了关系,销路不成问题。”王良忠说。
王良忠随身携带一个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载着每一笔的支出:今天雇佣15个劳力,每人一天80元,一天支出1200元;旋耕机推垄1天60亩支出7500元;购进菜籽饼3200元……
那边,10多个农民在铺设地膜,农民马金文告诉记者,打工一天可以挣80元,与出去打工收入相当,在家门口打工更方便。记者获知,马金文上有近九旬的父母,下有生病的孩子,实在离不开人,在家门口打工有收入又能照顾全家实在是一举两得的事情。正说着,他把地膜精心地覆盖在地上,形成长约百米、宽约30公分的一条条地膜覆盖,他解释,这样做能够保温、保湿、保肥,种出的西瓜又大又甜。
记者获悉,张八岭镇共有耕地8.6万亩,先后流转土地2.68万亩,其中,去年底以来流转土地2021亩,由10个大户经营,重点是发展经果林套种西瓜、花生等。
新闻推荐
污水排入农田农户控告胜诉
明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明光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