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市横跨江淮分水岭脊背,是滁州市实施百万亩森林增长工程造林主攻区域之一。在2013年实现森林增长工程首战告捷的基础上,去冬今春以来,明光市科学谋划、超前部署、创新机制、合力推进,该市上下以前所未有的造林力度和增绿速度于4月初超额完成2014年全年新造林和补植补造任务。截至4月8日,全市共完成新造林和补植补造10.92万亩,其中新造林6.82万亩,超出年度任务3.97万亩。省道309线、县道明女线和国道104线穿城段、宁洛高速公路穿城段“两线两段”森林长廊建设齐头并进,铁路、公路、江河沿线和明城、省际、景区周边“三线三边”绿化效果显著提升。
高位推动力度大
去年11月份,明光市委市政府就召开城乡绿化工作大会,同时修订出台更具操作性、激励性的森林增长工程建设政策措施。今年植树节前,提出“大干50天,打好森林增长工程攻坚战”的号召,向该市广大党员干部印发《掀起植树高潮推进森林增长倡议书》;市森林增长工程领导组进一步细化方案、强化措施,发出《关于迅速掀起春季植树造林高潮推进森林增长工程建设的紧急通知》,将该市森林增长工程建设再次推向高潮。
合力攻坚措施实
建立市领导联系、市直部门帮扶造林绿化工作制度。明光市效能办在整地和造林的关键节点开展密集督查,强化责任落实。市林业局、森林增长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利用微信平台,“点阵式”对工作进度、特色典型、存在问题进行“适时点评”“每日通报”,提供了准确的进度信息,便于领导调度指导,给各地、各部门提供了相互学习的平台。各相关部门、乡镇、街道齐抓共管,协同推进造林绿化工作,实行造林任务挂图作战、限时落实。
精细实施效果好
明光市林业部门全程做好专业服务,从技术指导和质量把握上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在整地、用苗、栽植、管理等各个环节全程参与、跟班作业。水务部门精心做好全市境内沿河、沿湖、渠道及库区的绿化规划,协助各乡镇、街道组织施工。交通、农委、国土资源等部门密切配合,同步做好现代农业示范区、土地整理等项目区绿化配套。104国道、309省道等干道沿线乡镇、街道在公路两侧树种乔灌结合形成空间错落绿化。明光城栽植各类乔灌木500余万株,新增绿地24.6万平方米。
创新机制亮点多
一是扩载体,上规模。今年该市用于造林的新增流转土地达7.78万亩,占造林总面积70%以上。主抓规模造林。造林规模在50亩以上的达164户,其中100亩以上的131户,500亩以上的26户,1000亩以上的6户,大户造林面积达4.32亩。二是出精品,做示范。营造连片面积500亩以上的特色林、特色园近15个。形成了潘村曹塘千亩黄桃基地、古沛常山岭千亩绿化苗木基地、明西高速两侧千亩苗木基地、明东唐郢千亩帝都生态园、石坝铁山千亩林苗两用林基地和自来桥梅花村千亩优质桃基地等一大批上规模、有特色的林业示范园。三是精养护,保成果。对成片造林实行乡、村、组三级干部网格化管护,道路绿化划段管理。指导承包大户及时做好林苗各环节养护,确保栽一片苗成一片林。
新闻推荐
明光开展复制印刷企业清查行动
明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明光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