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新闻 天长新闻 明光新闻 全椒新闻 来安新闻 凤阳新闻 定远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滁州市 > 明光新闻 > 正文

打造千年秀美古镇 叫响水产强镇招牌 ——明光市女山湖镇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来源:滁州日报 2014-12-30 13:15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 打造千年秀美古镇 叫响水产强镇招牌 明光市女山湖镇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市委书记李明在女山湖镇光明村村民季寿干家走访座谈

本报记者王 琼 张开兴 喻 松  通讯员朱兴海

镇上企业——宏昌电子

在淮河之滨,有一颗璀璨的“水上明珠”——明光市女山湖镇。她位于明光市东北部,东临淮河,南托七里湖,北依女山湖,三面环水,与江苏盱眙隔淮河相望。她依山伴山,物产丰富,是一片孕育希望的热土。

女山湖镇区域面积278.7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174平方公里(包括女山湖—安徽第二大淡水湖、七里湖、花园湖“三大湖泊”),是全国水产百强镇,安徽省水产第一大镇。湖区水质清新、无污染、盛产大闸蟹、鱼、虾、螺、蚌、菱角、芡实等60多种水产品。这里有万亩水产精养基地,储量一亿吨黄沙资源,还有一批绵延55公里的黄金旅游水道,沉寂千年的古火山口。2009年被安徽省确定为扩权强镇试点镇,2014年被列为全国重点镇。 

近年来,在明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女山湖镇紧紧围绕“打造千年秀美古镇,开发滨湖重要水体,保护女山产业资源,升级重点美好乡村”的一镇一水一山一村的总体工作思路,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突破年、重点工作推进年、作风建设转变年”“三个年”活动,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干部群众参加“三线三边“环境整治

渔家采莲

渔舟唱晚

女山脚下好风光

保存完好的古火山口

女山湖镇美好乡村——光明村

垃圾转运车

水产强镇 全力做活“水文章”

渔民上岸 圆梦我想有个家

12月20日上午,在船上生活了40年的渔民司长军陪着同是渔民的父亲来到女山湖镇政府,参加渔民上岸工程的分房抽签。这里已经挤满了几百位渔民,他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因为很快就能实现他们的“我想有个家”的梦。

“7万多块分了套77多平方米的房子,父亲特别高兴。”司长军告诉记者,父亲今年70多岁,一直以打渔为生,在安享晚年之际,终于圆了住房梦。和司长军的父亲一样,女山湖镇共有800多户渔民享受了这一渔民上岸惠民政策。

作为安徽省最大的以船为家渔民上岸安居工程安置点,女山湖镇党委、政府把该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坚持“七举措”扎实推进,为渔民生产生活解决实际困难。

该镇成立了渔民解困工作领导小组,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分别担任组长、副组长,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镇渔民解困工作;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深入一线调研指导,增强工作科学性、针对性,为各项工作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由于女山湖镇渔民量大面广,镇班子领导带头登上渔船,一家一户登门拜访,与渔民唠家常,详细了解渔民户数、人口、子女就学、社会保障、家庭收入、户籍、从业、住房、船只、上岸安居意向、生产生活存在的主要困难等11个方面、76项信息,同步收集每户联系电话,并逐一登记。对以船为家渔民档案实行一户一档,做到信息档案录入及时、全面、真实、准确。在充分尊重渔户意愿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多渠道安置,采取统建安置房、自购(建)房、改扩建房、入住保障性住房、入住敬老院等安置方式。

在圆梦渔民住房的同时,该镇积极促进渔民转产转业,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开展以船为家渔民社会保障和就业培训工作,积极宣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政策,上门办理参保手续。与此同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积极落实渔民户籍、子女上学、医保、低保、养老、生活困难救助等政策措施,解除了渔民后顾之忧,渔民上岸顺利扎根。

集镇建设 “水上明珠”踏浪来

集镇建设,规划先行。如何提升集镇品位,让集镇“美”起来?

近年来,在上级领导的关怀支持下,女山湖镇坚持以“建设沿湖精品城镇,打造生态秀美水乡”为目标,按照实施“一城、两山、三湖、四水”的思路,不断改善镇区基础设施条件,全力提升城镇服务水平。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城镇发展规划。以发展特色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城镇建设框架全面拉开,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得到优化美化,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显著增强,致力把女山湖镇建设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皖东特色精品城镇。投入200多万元,相继完成了一个总规、二个控规、四个专项规划和女山湖村庄体系规划,形成了科学的规划体系。

改造明女路、新建玉环大道……随着女山湖镇集镇建设力度的加大,镇区内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快速推进。今年来,该镇实施了镇区人行道工程;大力实施城镇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路网工程、环卫保洁工程、排水工程等,安装太阳能路灯330盏、高杆LED灯220盏,绿化提升工程15000平方米,明女路慢行系统工程4公里,集镇道路“白改黑”工程,移民区及老年房门前道路硬化和下水道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总投入达4600万元。加快湖上人家项目、祥瑞苑小区项目建设进度,开工建设建筑面积60000平方米的招信水城项目,实施了渔民上岸安居工程。

在加大城镇化建设水平的同时,女山湖镇还严格执行先规划后建设,严禁非法无序建设,有效扼制了违章违法建设的不良势头。加大环卫保洁投入力度,镇区环境卫生、垃圾清运、公厕管理及绿化管理养护、路灯养护均由专业环卫公司管理,市容市貌整洁亮丽,整体形象大为改观。加强镇内主干道综合整治力度,涂刷道路标志、设立减速带、表线、停车泊位,主要路口治安监控,交通和市场秩序有了较大改善,城市化气息初显。

女山湖镇位于明光市东北部,是安徽省最大的渔业专业镇,全镇辖管女山湖、七里湖、花园湖26万亩水面,养殖水面10万亩。

在女山湖闸站边,记者看见数十艘轮船靠在岸边,其中几艘挂着水上酒店牌子的颇为吸睛。店老板曾是位农民,几年前萌发了在船上开酒店的想法。从几年前的无人问津,螃蟹、龙虾卖不上价,到现在的节假日“一桌难求”,水产品价格水涨船高,水上酒店成了当地的香饽饽,不少来自上海、南京、合肥等外地游客慕名而来。“说到底是咱们女山湖的水质好,水产品品质高,近几年的水产文章做活了。”老板不无自豪地说。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女山湖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做好“水”文章作为工作重点来抓,重点培育了河蟹、鳜鱼、甲鱼、龙虾和四大家鱼等水产产业,以创建水产强镇、水产强村为目标,全面推进了8万亩围网标准化养殖,建立了5万亩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

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培育,全镇初步形成了“三大渔业经济区”,即以三大湖泊为重点的湖区围网蟹、鱼、虾养殖区;以三大渔场为重点的池塘优质苗种培育区;以沿湖滩涂、低洼地低圩高栏河蟹生态养殖区。基本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三大特色养殖基地”,即以河蟹养殖为主的名特优水产品养殖基地;以小龙虾养殖为主的虾仁加工原料基地;以鳜鱼、甲鱼等优质鱼为主的养殖基地。目前,已形成集水产苗种培育、养殖、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链的渔业产业化,渔业产业链条横向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围绕“水产品做文章”发展旅游业和餐饮服务业,形成了水产品为主导的特色餐饮业。

目前,该镇有两个渔业专业村,专业渔民8000余人,主要从事水产养殖、捕捞、运输业,现在镇内水产养殖户数在600户左右。女山湖水产品品种有50多种,注册了“女山湖”牌系列水产品商标,已开发的“女山湖”牌大闸蟹、菱角、芡实、虾米、银鱼等系列产品畅销省内外。其中女山湖“牌”大闸蟹,获得2001年北京农业博览会金奖、绿色食品—A级产品、2014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到2013年,该镇水产品产量达2.8万吨,产值达2.6亿元。多次被省市县授予“水产科技示范乡镇”、“渔业致富工程”先进单位和“科技工作”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曾经卖不上价的女山湖螃蟹,目前已成为女山湖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大产业。

美好乡村 水乡新家靓如画

干净整洁的道路、鳞次栉比的住宅、风景怡人的农民休闲小公园……走进女山湖镇光明村,仿佛置身于城市一角,放眼望去尽是如画乡村美景。而在邵岗街道赤塘村,街道绿化、店招改造、杆线整治、立面改造等同时推进,3000余米道路两侧的杂草、菜园、建筑垃圾得到了整治,街道卫生保洁已市场化运作。

近年来,女山湖镇党委政府围绕加快美好乡村建设这一目标,结合女山湖镇实际,在全镇全面掀起开展美好乡村建设高潮。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目标要求,陆续投入6000多万元按照规划全面实施乡村建设。目前光明美好乡村建设的22项工程已基本完成,山南、赤塘美好乡村建设正在快速推进中。

女山湖镇2014年确定了赤塘、山南和光明三个重点示范村建设,根据规划方案,确定的目标是老区抓整治提升,新区抓基础设施建设。老区整治主要抓沿街的环境卫生、亮化、绿化(包括行道树和小游园)、卫生、破旧房屋的改造等,力争花小钱得实效。新区提升重点依据规划建设一批高标准的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镇成立了美好乡村建设指挥部,各相关部门、村为成员单位,并抽调专门人员,组成工作组,按照美好乡村建设要求,在市美办的指导下,具体负责实施落实。

美好乡村建设过程,需要的是群众的积极参与。为吸引广大群众参与到女山湖镇美好乡村建设中,该镇采取组织群众走出去学、回来家比、集中起来教、组织起来评等方式,帮助群众开阔眼界、更新观念,形成良好习惯,培育文明乡风。与此同时,该镇还通过多重渠道展开广泛宣传,走家访户向群众介绍相关政策、规划和建设计划、建设目标等信息。其中,光明村将美好乡村建设的简介和主要规划及节点效果图,张贴文化墙,让群众从图上就能直观知道我们村子将建成什么样子,我的家在哪里,从而树立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和希望。此外,镇村干部还带头,干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讲给群众听,盯着群众做,帮助群众改,着力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最大程度激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形成美好乡村建设的强大合力。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得群众对美好乡村建设从起初的不闻不问,到袖手旁观,到个别参与,又到了现在的多数群众积极参与,美好乡村建设氛围渐浓。

三线三边 秀美女山展芳华

自驾进入女山湖镇,沿途整治一新的明女线已初步显现出靓丽轮廓。

近年来,围绕文明创建和三线三边工作,女山湖镇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任组长的文明创建和三线三边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由镇容、土地、公安、工商、文化等职能部门组成的集镇综合执法机构。上下联动,形成合力,齐抓共管。

为引导镇村居民积极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女山湖镇将每月第一周的星期五确定为“全民义务劳动日”,组织机关、单位党员干部和中小学生开展“大扫除”活动,开展文明公路创建活动,动员公路沿线村庄居民趁农闲集中整治房前屋后卫生。今年3月份以来,通过宣传发动,党员干部、教师带动,农户自发修建下水道3100米,平整门前场地1.8万平方米,修建门前水泥路12000平方米,挪移草堆672个,拆除“风水墙”21处,清理了大量的杂草杂物、污泥污水,镇村居民自筹投入资金达110多万元。

针对环境卫生体制不健全、环境卫生经费不足等问题,女山湖镇加大经费投入,从加强环卫队伍建设入手,突出抓好村镇环境卫生整治。一是实行垃圾转运公开招标制度,按照合同约定,明确专人检查镇村环境卫生情况,要求负责清运承包人必须做到日产日清。二是将城镇街路划段,居民区划分若干小区,保洁质量与工资挂钩,实行奖惩机制,达不到保洁要求的按考核标准扣发工资,有效地解决了环境卫生清理不到位问题。三是采取政府投一点、集体出一点、居民筹一点的方式多方面筹措环卫资金,确保环卫工作经费得到保障。四是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镇建设和镇容管理站、国土所9名工作人员划片包干,坚持每天巡查,镇干部分段、分片包干督查环卫工作,另外还聘请社会监督员,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采取先教育后适当处罚的办法,纠正镇村居民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

建章立制是建立长效机制的重要手段,女山湖镇从完善有关规章制度入手,建立做好镇村环境卫生工作长效机制。明确专人负责环境卫生的日常工作。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工作小组则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加强对各村整治工作的指导和督促落实,严格执行责任制,不断提高整治工作的成效。

面貌一新的女山湖镇移民安置小区

渔民排队等待分房

女山湖镇污水处理厂

渔民抓阄选房

宽敞通畅的道路

生态鱼喜获丰收

在建的渔民上岸安置工程

女山湖节制闸

女山湖过船闸

嘉佑院

古招信寺

古戏台

女山古桥

本版图片由李龙、王绪波、胡居中、王光叶、吴志远、陈玉凤、卢志永等提供

农民群众欢庆丰收

新闻推荐

桥头镇 实现“一村一警”全覆盖

桥头镇 实现“一村一警”全覆盖

明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明光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打造千年秀美古镇 叫响水产强镇招牌 ——明光市女山湖镇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