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栏远眺
在他们的带领下,上午9时许,我们来到了享有太湖西岸明珠之誉的大浦镇。中国渔业研究所大浦科学试验基地就在这里。
大浦科学试验基地是国家、江苏省和无锡市以及宜兴市共同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起来的科研单位,目前承担国家、江苏省、无锡市和宜兴市攻关项目、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支撑、农业部跨越计划、江苏省三新工程等50多个项目。几年来,他们荣获包括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在内的国家级、省级等11个奖项。杂交青虾“太湖一号”,就是他们在国内外首先培育出的得意之作。此虾具有个体大、生长快、产量高之优势。因而,在包括苏皖浙三省在内的长三角地区、甚至在全国范围内都被广泛推广养殖。
基地研究中心主任蒋建飞给大户们详细介绍了“太湖一号”的养殖要领。他从水深的控制、水草的选择和种养、饲料的配比和日常的管理等方面,给学员们做了简明扼要的讲解。之后他强调说:“养虾关键在于降低成本,这就需要在每年1月先投放种虾,培育虾苗。7月再将育出的虾苗投放到养殖沐水域,8月即可捕捞上市。只有如此,才能最大化地降本增效;另外一个关键之处,就是掌握好捕捞时节,该捕捞时一定要捕捞,不然,一旦虾子性发育成熟,便会因争夺交配权而互相残杀,几天下来,便会死伤过半,所花心血,付之东流。”
听了蒋主任的技术讲解,水产大户们犹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鱼苗培育大户王兵说:“这才是真东西。蒋主任两个关键之说点醒了我,让我悟出许多东西,不虚此行,不虚此行。”
学员们在参观虾塘时,还对微孔增氧设备和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不时地问这问那。看得出,他们是愿意接受新东西的。或许,这正是科学魅力之所在。
相聚总是短暂,分别也只在挥手间。上午10:30分,我们离开大浦。然而,我看得出学员们因对技术的渴望,心绪还久久地停留在大浦基地。
……
车子在乡间水泥干道上折折转转而行。两边是密布的水网,扑鼻的桂花香。此时的江南犹如一幅名画,而我们正在画中前行。
经过一个始建于嘉庆年间的典型徽派建筑——鹏鹞生态有限公司总裁的祖居,我们便到达滆湖南岸的宜兴市鹏鹞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无公害基地”。
这里又是一望无际的以产业化、集约化、自动化发展为目标建设起来的“标准化池塘河蟹生态高效养殖示范项目”基地。
其时,已是中午。秋阳烈日下,河蟹成群结队地爬上岸来,吹着气泡晒着太阳。蒋站长请来一位养殖河蟹的农民,请他当场给学员讲解技术要领。起初,这位农民还有些害
羞,可一入正题便如备熟课的老师那样,张弛有度,侃侃而谈。他从生物制剂的应用讲到循环水池的标准化塘建设再到监控仪的正确使用和数据的应用,俨然技术员的作派。最后他总结说“我们依托水产站上门技术,采用生物修复和水循环调控技术,改良池塘生态体系,控制养殖内污染,提高池塘水质,从而达到高效回报。我们的河蟹单产一般都在90公斤以上。平均亩效益超过3000元。”
听着这位河蟹养殖人信心满满地解说,那一刻我仿佛感到眼前这个其貌不扬的养蟹人,已不再是农人,而是一位多年从事水产养殖研究的超级专家。鲜活的事实告诉我“实践出真知”这句话多么富有哲理。
告别鹏鹞,我们绕滆湖东去。下午2时许,我们在路边的小镇匆匆吃过中饭,便又动身前往和桥镇西锄村水产养殖基地。
四海无闲田,西锄无闲水。西锄在滆湖之东。西锄村的养殖业是从改造滩涂开始的。最初只有200亩池塘,现在已迅速发展到5000亩。你看,任尽目力远眺,已然无法穷其尽头。
西锄村吴支书是这片滩涂改造领头人。今年已60多岁的书记,依然干劲不减当年,他爱这片养殖基地,也专心于这片基地的建设。他说:“这不是一片简单的水塘,对西锄人来说,每一面水塘都是聚宝盆。”
话匣一打开,他便像讲述一个孩子的成长一样,滔滔不绝。不知不觉中,他给我们讲述了西锄基地建设和养鱼发展的始末,讲了西锄人的水产养殖创业史。
西锄人不等不靠,从最初的自己集资动手改造滩涂和沼泽,仅仅是为了解决吃鱼难的单纯念想,到后来,因水产利润的刺激和市场拔地而起,他们不自觉地走上了水产养殖的道路。
西锄人的养鱼产业化之路是自己走出来的。从最初养殖低档的花白鲢到现在中高档的鳊鲫鱼,从粗放式放养到精细化养殖,从使用化学药剂到生物制剂,从软基池塘到水泥硬质鱼塘改造。一路走下来,便走上了“科技兴渔”的道路,做成了江苏省“菜篮子”生产基地。到2010年,实现了亩产超3000斤的大关。而现在,每年国家和江苏省都在这里投入巨资,进一步改造养殖环境,注重环保,科学养鱼,今天的西锄人正幸福地享受着国家投资带来的红利。
吴支书激动地说着,说着,说到动情处,他眼中涌现出幸福与骄傲的泪花。
学员们听完介绍后也是激动不已,走入一户户养殖农户家,两地的养殖同行们,面对面地开始了交流,询问,探讨。
看到这样的场景,我和帮助我们联系本次实训活动的明光市水产局王道怀同志会心地笑了。农广校的其他老师也笑了。开心的笑声随着微风碎落一湖……
新闻推荐
淘出农村创业新天地 ——退伍军人袁立欢的“村淘”创业梦 天乐 王智
今年9月29日,开业当天,明南街道坝西村农村淘宝服务站成交290单,金额11万元,位列明光市首批39个村级服...
明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明光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