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发芹
早就听说后沟风光别致,今得一见,果然不假。
后沟位于大别山余脉江淮分水岭之上的安徽省明光市境内南部老嘉山西麓。明光市的前身为嘉山县,嘉山县得名源于老嘉山。这里的人们习惯上将老嘉山东面称为正面,或前面;山之西则为背面,也即后面,后面两道高高隆起的山岭之间有一道深沟,谓之后沟。
后沟是明光市X线自然生态旅游景区中新发现的一个旅游景点,正在规划开发之中。
后沟目前交通不便,我是随团而来。车子进入X线旅游线路交叉点的濯月泉附近,左拐向东进入国有老嘉山林场的防火道,沙土路,曲曲折折,坑坑洼洼,高低不平,不时伴有积水烂泥,个别地方坡度接近四十五度,行进较为困难,幸好是两辆性能较为先进的越野车,虽然摇摇晃晃,颠颠簸簸,不时引起车内同行女性的连连惊叫,但并无丝毫险情,一千多米崎岖山路不曾受阻。
车子停在一片开阔地,我们在事先联系好的林区管理员冯先生的引领下小心翼翼进入林区。林子植被茂密,据冯向导介绍,属于解放后种植的人工林,以杜仲、栎树、朴树、榆树、皮树、青桐、茅栗、苦槠、白杨、楸树、枇杷、水杉、翠竹为主,多为阔叶林木,较少针叶林木,既有常绿灌木,也有落叶乔木,还有许多不知名的天然野生杂树以及凌霄、茑萝、常春藤、天竺葵等许多藤蔓科值物和白刺、霸王、骆驼蓬、四合木等许多蒺藜科植物。因林木植物知识匮乏,绝大多数林木植物我不知道、不认识、不分辨。林中植物有的高达数丈,胸径过迟,粗壮挺拔;有的细如针线,爬来扭去,微小柔弱。虽是人造公益林,但人迹罕至,很像原始森林,现在已几乎寻找不到人工痕迹。林区各种树木混合生长,挤挤抗抗,相互扶持,头臂交错,伸向四周,直指天空,枝叶阴翳,遮天蔽日。刚刚下午三时许,林外天空明朗,阳光灿烂,林下就光线幽暗,像是黄昏时分。树下的藤蔓科植物和蒺藜科植物,横躺斜睡,拉拉扯扯,牵牵拌拌,搅在一起,不受约束,蛮横地挡住游人的去路。地上落满黄叶,脚踏上去非常松软,似乎行走在海绵之上。落叶之上到处是倒伏的枯枝败茎,经长期雨淋风化,已经腐朽,轻轻一碰,咔嚓一声,就会折断。
密林之下,有一条不甚明显的小径,告诉我们似乎已经有人光临过这里。顺着小径沿东北方向往上行进三百余米、再向南往下走过近一百米依稀隐约的林荫道,顺利到达后沟。时值初秋,气温依然很高,凌厉的暑气还没有消退,但行走在林下,感觉凉意袭人,很是惬意。
后沟长期深藏密林之中,十分幽僻,偶尔有几声鸟鸣,更衬托出它的清静。沟两岸是高大的林木,负势竞上,生机盎然。沟之上是一线蓝天,格外高远。立足沟谷,虽然没微风也透不进来,但感觉空气清新,凉爽宜人,氧分充足,呼吸畅快。整条沟都在北岸树林阴影笼罩之下,只有仰头才可以见到秋阳照在南岸树梢之上,熠熠闪光。后沟基本上是东西走向,从老嘉山的两个顶端柴王寨与南天门之间的低凹处一直流到山下。山东之水注入滚滚长江,后沟之水流进滔滔淮河。我们从渐近山底不足一百米之处进入后沟,一路向上攀援,行进约六百余米时,到达一个悬崖绝壁之处,一块巨石直立沟心,高达丈许,堵住去路。向导一人艰难爬上绝壁,告诉大家,从此处可以登上海拔三百三十二米的老嘉山主峰柴王寨。但因时间关系,我们选择就此结束后沟行程,原路返回。
初次进入后沟,我非常惊讶。后沟景致确实特别,主要由石块和泉水组成。从沟底到沟岸,从沟末到沟端,小到铜钱,大到数米见方,一律是块状、片状、条状或板状、剑状、梯状青石,厚以米计,薄似煎饼,一律光洁如玉。石凳、石桌、石案、石壁、石屏随处可见,形神毕肖,琳琅满目。沟中石块正位直立,侧依斜靠,横七竖八,杂乱无章,毫无规律,但姿态万千,应有尽有。石块边沿平滑,大多没有棱角,乃无数次自上而下,相互碰撞磨摖所致。有的贴近陡壁,随时都有可能掉下来。近水处石块生满绿色苔藓,非常湿滑,需要格外小心。两岸怪石嶙峋,不断有石片伸向沟心,奇形异状,不一而足。沟岸石块之上附着深厚的泥土,泥土之中遍布林木、青藤、蒺藜。沟底、沟壁,所有石快都像是锋利的刀剑切削一般,或像电锯车出的的木块,边线一律笔直整齐,长短参差错落,堆放凹凸不一,上下伸缩有致;沟岸时有树木扎根石缝,顽强生长,直冲云天,或是树根自石缝伸出,遒劲盘曲,如幼龙戏水,顽皮可爱。每一处都是鬼斧神工,大自然的造化奇妙玄秘,令人叹为观止。沟中石块之外,还有沙砾,很少见到泥土。有不少枯木横亘沟中,长满木林芝或木耳等菌类,引得摄影爱好者喜不自胜,频频按下相机快门。
后沟应当是亿万年雨水冲刷而成,自地球造山远动之后,后沟也就紧接形成,它应当与老嘉山的历史一样久远。由于亿万年的雨水一遍又一遍冲刷,后沟应当在逐渐变化,不断变宽变深,变灵变秀,变美变丽,变优变雅,变险变峻,变奇变特。后沟并非笔直上下,而是弯弯曲曲,弯曲虽然较小,但俯拾皆是,每一弯曲下方,都有一处水汪,大小不一,有十多平方米之大,更多的是脸盆碗口之小;深浅不一,有尺把之深,也有浅不盈寸;形状不一,圆形、方形、菱形、扇形、椭圆形、三角形,不一而足,一概清澈见底,纯净透明,冰凉彻骨。水底微细沙砾,甚至毫发,均历历可见。只是发现不到鱼虾虫类等生命迹象,似乎单调,多少让人有点遗憾。现在是枯水季节,仍然有山泉侧出,可直接掬之入口,甘冽如怡。泉水落差很大,击打石块,叮叮咚咚,泠泠作响,清脆悦耳,反衬出沟谷特有的安然宁静。沟中有许多垂直石槽,深者达一二尺,四壁光柔平滑,大概是经过长时间水击而形成的状态,蔚为奇观。水滴穿石,恒久之力,令人叹服。可以想象,每当山洪爆发之际,沟水满溢,沿大约六十度斜坡一泻无余,形成瀑布,与石块撞击发出的巨大轰鸣声可能会震撼大地,回荡在整个山谷,响彻十里之外,犹如千军万马驰骋奔突,锐不可当,充分显示了大自然的无穷威力,那该是何等气势,何等壮观!当然这种景致可能险象环生,难得一遇,难得目见,安全起见,还是不见为妙。
一个半小时之后,我们又轻松愉快地回到了沟底原点,开始游览竹海等相邻景观。离开后沟,十分流连。初识后沟,印象深刻,虽然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但后沟奇特风光令我永远难忘!后沟景区开发已指日可待,后沟景点建成后,我一定会带来更多的人来这里游览,进一步认识这里。
●清流漫谈●
新闻推荐
明光强化措施确保春运安全
明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明光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