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毽子,又称“打鸡”,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南北朝和隋唐,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是中国民间体育活动之一,是一项简便易行的健身活动,深受女子喜爱。
张湾村代表队踢毽子比赛
拔 河
卞庄村代表队拔河比赛
拔河在我国有着渊源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拔河这项运动。不过在那时不叫拔河,而称之为“钩强”或“牵钩”,后演变为荆楚一带民间流行的“施钩之戏”。2015年2月,韩国、越南、柬埔寨一起申请的拔河成功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老公背老婆
常言道:“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为营造健康、幸福、和谐的生活氛围,传递幸福理念,拉近夫妻间的情感距离,让邻里关系更加自然和睦,特设置了“老公背老婆”的比赛项目。
在阳光明媚、春意盎然的日子里,迎来了第106个国际劳动妇女节。为了展现出农民妇女风采,丰富她们的文化生活,以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在农业战线上建功立业, 日前,明光市组织10村的农民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乡土特色运动会。
筛玉米
筛子,是由民间工巧匠精心编制而成,有着浓郁的中国文化底蕴,民族韵味,还有民族文化的内涵。千百年来,筛子是我国农村妇女用来筛米之用。随着工业的发展,农村妇女已告别用筛子筛米的年代。如今,年轻或中年妇女从未使用过筛子筛米,为了体验用筛子筛米的生活,特举办筛玉米比赛。图为八旬刘老太,场外作示范。
过去一些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凝结着古时能工巧匠的智慧以及各时代劳动妇女的辛勤汗水。随着现代科技迅速发展,一些传统农业工具也逐渐消失于农业现代化的时代大潮中,消失在现代人的农业记忆里。本次“庆三八”乡土文化运动会,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列为比赛项目,将传统乡土文化融入比赛,凸显及民族乡土文化韵味及底蕴,引发民众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关注与传承,也让广大女同胞领略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趣味与内涵。
比赛当天,明光市明珠苑广场人头攒动,欢声笑语。乡土特色趣味运动会在这里隆重举行。参赛的选手们享受着清爽的春风,挥洒着阳光的气息,一个个兴致勃勃,意气风发,斗志昂扬,跃跃欲试,在欢度着自己的节日。整个赛场气氛十分热烈。
本次乡土特色趣味运动会内容丰富多彩,有丈夫背妻子、老婆背老公、筛玉米、挑担子、冲对窝、做针线、踢毽子、双腿夹球跳、拔河等项目。每项比赛都精彩纷呈,尤其有乡土特色和农村生活气息的丈夫背妻子、老婆背老公、冲对窝、筛玉米、挑担子等项目最引人注目,令观众爆笑的场面接连不断,一睹比赛者的风采。参赛的选手们在阵阵加油喝彩声中,发扬拼搏的精神,你追我赶,不甘落后,展开了激烈地争夺,场内捷报频传。
中午时分,这场既丰富生活又陶冶性情的乡土特色趣味运动会,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渐渐落下了帷幕,使参赛的农民妇女们在浓烈的气氛中度过了一个欢乐愉快的节日。
戴湾村丈夫背妻子比赛
老婆背老公
本次乡土特色趣味比赛,设置了“老婆背老公”的项目,旨在检验老婆对老公的体重评估足不足,有没有承受重量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夫妻之间的和谐友爱及亲情、友情、爱情。
冲对窝
冲对窝是过去农村的农户们每家每户必备的生活用具,是专门用来冲糯米面做元宵或冲其它食物。如今,工业发达了,这些传统的用具已被淘汰。开展这项比赛,旨在锻炼妇女的臂力。图为严岗村代表队冲对窝比赛场景。
挑担子
赵府村老婆背老公比赛
双腿夹球跑
映山村代表队双腿夹球跑比赛
蔬菜村代表队挑担比赛
双腿夹球跑,这是一项高难度的比赛项目,两腿既要紧紧夹住球,又要向前跳着走,双手不准扶球,到达终点时间最短者为胜。此项比赛旨在检测参赛者的双腿夹球技巧和蹦跳方法。
过去,农村日常生活主要依靠肩挑背扛,十分幸苦。如今,饮水通到家,运输有“拖拉”,农民终于卸掉肩上的重担。开展此项比赛,旨在让妇女再次体验挑担的感觉。
严岗村代表队冲对窝比赛
新闻推荐
本报讯 明光市柳巷镇超前谋划,主动作为,率先在全市启动农村低保动态管理,规范进口,打通出口,规范操作,精准施保。该镇精心组织,研究制定低保动态...
明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明光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