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新闻 天长新闻 明光新闻 全椒新闻 来安新闻 凤阳新闻 定远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滁州市 > 明光新闻 > 正文

刚挂果的桃树为啥成片挖?潘村镇农民质疑政府补贴“白扔了”

来源: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8-04-10 11:49   https://www.yybnet.net/

编者的话

土地流转,大势所趋,截至2017年末,安徽省耕地流转总面积已达363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5%,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主力军。但目前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如流转土地产出不高、流转大户中途违约增多等,本报记者在基层采访时,经常会接到农民对此类现象的投诉。本报特开设专栏对此进行报道,希望能给基层干部和村民都提个醒——流转土地,一定要依法依规,一旦出了问题,谁都不是赢家。

本报星级记者胡明兵

为完成上级下达的森林增长工程任务,镇政府要求村委会代表村民将土地流转给大户种桃树,镇里种树任务是完成了,可几年过去,种桃大户不愿继续流转,村民的流转费受了损失,享受国家补贴的桃树也被挖了。 “森林增长工程钱花了,森林却没增长。 ”近日,明光市潘村镇芦塘村有村民这样告诉记者。

老徐是明光市潘村镇芦塘村芦塘二组村民,他告诉记者,2014年,潘村镇政府、芦塘村委会干部要求他们把土地流转给别人种桃树,当时很多人不愿意,可最终土地还是被流转了出去,并种上了桃树。原本说好的每亩每年流转费700元,流转期到二轮承包期结束,他家共有16亩地,全部被流转。 2014年、2015年、2016年三年流转费结清后,2017年的至今没结清,他多次向村里反映,但无人解决。

更让老徐感到困惑的是,当初花了很多钱种的桃树,在开始挂果时竟被挖掉了,他种了一辈子地,实在搞不明白这是在唱哪一出。 “听说,种树国家都是给了补贴的,难道国家的钱就能这么糟蹋吗? ”同时,老徐更关心自家的流转费什么时候能全部拿到手。

为了解开村民的质疑,记者联系到潘村镇分管此项工作的负责人叶德银。他说,2014年,潘村镇利用市里森林增长工程支持流转户种植黄桃,在芦塘二组流转了300多亩地,是村委会和流转大户签的合同,镇里做见证。流转时有的群众不同意,镇里做了工作。每年一亩地政府补助400元,其他由流转大户投入。后来合同没到期,但流转大户没钱,不干了,等于单方面解除了合同。镇里只能把地收回来,承包给了第二个流转大户,但第二个大户用不了300多亩,只需要200多亩,村里把剩余的几十亩又分给了老百姓。2017年的流转费便是第二个流转大户按照200多亩的面积支付的,老徐所说的“没拿到钱”,应该是指还给村民的这部分地的流转费。 “人家流转大户没流转这部分地,凭什么给你钱呢? ”叶德银说,几十亩地分给村民后,一些村民不愿意种地,这让镇里也没办法。

对于挖桃树问题,叶德银说,因为第二个流转大户不想种桃树,要求把土地平整之后再流转,政府只得掏钱挖树平地,一亩地费用在300元左右,200多亩桃树需要60000余元。

对于叶德银的说法,老徐及其他村民提出了自己的质疑:享受了国家补贴的森林增长工程的树,是说挖就能挖的吗?国家的钱就这么白扔了?当年村民不愿流转,但政府为完成上级任务,出面做工作,带有一点强行的性质把土地流转了,现在他人违约,政府有关领导没有责任?现在竟然连挖树还得政府掏钱,这是什么道理?另外,村民认为,第一个流转大户涉嫌违约,政府应该代表他们追究第一个流转大户的法律责任,可至今他没看到政府有任何实质性的行动。

就村民上述疑问,记者通过多种方式试图请潘村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作出回复,但截至发稿,该镇主要领导始终未接受采访,也没有书面回复。对此,本报将继续关注。

新闻推荐

皖东诗歌评论界一朵鲜丽的奇葩 ——读薛守忠《贡发芹诗歌艺术初探》一书有感

皖东诗歌评论界一朵鲜丽的奇葩读薛守忠《贡发芹诗歌艺术初探》一书有感

明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明光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刚挂果的桃树为啥成片挖?潘村镇农民质疑政府补贴“白扔了”)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