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宋幸娟在写钢笔字。卢志永摄
“9岁开始的爱好”
家庭的熏陶使得宋幸娟在此次书法大赛中有了“字”压群芳的先天优势——她的父亲宋瑞才的职业是一名专业药剂师,而他另一个身份则是滁州市书法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算起来,宋瑞才也是滁州书法界一位赫赫有名的“腕儿”。在父亲的影响下,宋幸娟9岁开始练字。少年时代便在书法世界里快乐徜徉的宋幸娟,书法水平也在逐渐提高。
现如今,计算机的普及已经让很多人“提笔忘字”,更别说写一手漂亮的书法了。可17岁的滁州小丫宋幸娟却显得与众不同。经过6个月初赛、复赛、决赛,在刚刚落幕的第二届全国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中,宋幸娟勇夺高中组硬笔书法特等奖。这也是滁州乃至安徽选手参加此类比赛所获得的最高荣誉。
“我和老爸PK”
“《语文报》社举办的规范字大赛一等奖”、“安徽省硬笔书法大赛金奖”、“全省钢笔书法大赛一等奖”……载满荣誉的花环背后,宋幸娟毫不讳言老爸“功劳”最大。
这得归功于小宋时常和老爸“PK”。原来,每当遇到大的比赛,小宋就和爸爸一同参赛,比赛谁获得的荣誉多。“PK”的结果总是父女两人分别获得成人组和少儿组的一等奖,而宋幸娟也在“PK”中不断磨砺自己、提升自己。
“最大的收获是信心”
收获总有付出,宋幸娟坦言在别的同学都可以放松休息的寒暑假,偶尔也感到枯燥,但是一次次的荣誉和肯定给了宋幸娟最大的鼓励与动力。“在练字中,我读到了很多古人的智慧。”不仅如此,宋幸娟还向记者透露了一个“秘密”:“字写得好看,在考试中会给老师留下好印象哦。”在这次比赛中,小宋说收获就是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谈到以后,“我还想继续练习软笔书法,并且一定会比现在写得更好。”宋幸娟信心满满地说。(记者蒋海潮)
新闻推荐
“全省十大特色文化社区”评选揭晓
滁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滁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