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新闻 天长新闻 明光新闻 全椒新闻 来安新闻 凤阳新闻 定远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滁州市 > 滁州新闻 > 正文

2015,让钱包和GDP一起飞

来源:皖东晨刊 2011-01-17 16:33   https://www.yybnet.net/

“十二五”滁州经济社会发展宏观调控建议目标:全市GDP年均增长16%以上,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

核心提示:把一个城市的发展放在一个大区域里来规划,重新寻找自己的科学功能定位和发展定向,这是一大亮点,一大突破。在刚刚闭幕的滁州市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上表决通过的《滁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就给自己找到了准确的定位。“十二五”中,滁州经济社会发展宏观调控建议目标为:到2015年末,地区年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2%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9%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6%……

在这串数字的背后,意味着大家的收入增长,要跟GDP增速同步。一个“富民强滁”的新蓝图已悄悄开启。

□本刊记者王琼 张然

16%

【目 标】“十二五”期间,滁州市GDP年均增长16%以上。

【权威解读】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16%以上,从2010年底的685亿元,到2015年超过16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3.6万元,努力实现增速、均量超全省的“双超”目标。财政收入从2010年底的90.5亿元增加到250亿元,年均增长22%以上,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16%。

3万元

【目标】“十二五”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万元。

【权威解读】生活质量在5年后得到显著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明显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0年底的1.51万元增加到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0.56万元力争达到1.2万元,都实现翻番。

12∶52∶36

【目标】力争到2015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12∶52∶36。

【权威解读】加快结构调整,转型实现突破。加快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工业化率达到5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6%以上。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到2015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在2010年基础上实现翻番,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6%。加快发展现代农业,2015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00万吨。到2015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12∶52∶36。

80平方公里

【目标】到2015年,滁州市经济开发区建成区面积超过80平方公里

【权威解读】开发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500户,经济总量达到全市的1/7,走在全市发展最前列,成为滁州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争取进入全省开发区第一方阵。除此之外,还将建设控制面积42平方公里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高铁站经济区,同时促进省市级开发园区扩容升级,使面积达到500多平方公里。加快推进17个扩权强镇试点镇工业园区建设。

双100

【目标】到2015年底,100平方公里、100万人的“双百”中心城区的架构基本形成。

【权威解读】全面加快城乡统筹步伐,逐步把滁州建设成为以“大滁城”新型中心城市为龙头、以县城为纽带、以中心镇为职称、以农村居民新村为基础的四级网络化城镇体系。重点打造中心城区,按照老城区以水为魂、西城区以山为秀、新城区以文为品、东北片以工为本的“一城四区”功能定位,加快建设政务新区、高铁站区、科教园区、琅琊山旅游区、南谯新城、琅琊新区、商贸物流园区、开发区、示范园区、老城区等十大功能区。到2015年,100平方公里、100万人的“双百”中心的构架基本形成,为努力实现到2020年建成200平方公里、200万人口的“大滁城”目标打下基础。

204.4公里

【目标】“十二五”时期,全市新建铁路204.4公里。

【权威解读】顺应高速时代,建设轨道交通,发展高铁经济,形成“四纵一横+T字”格局。“十二五”时期,全市新建204.4公里,城际轨道98公里,市内过境铁路总里程增加到536公里,铁路网密度达到4公里/百平方公里。同时完善外通内畅的公路网络,到“十二五”末,力争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增加到669公里。

87%

【目标】“十二五”末,全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7%以上。

【权威解读】加强普通高中内涵建设,加快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步伐,调整优化高中阶段教育结构,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稳步发展普通高中教育,到2015年,全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7%以上。同时,加快学前教育步伐,到“十二五”末,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达到75%以上,其中农村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0%以上,9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7%。

20万人

【目标】到“十二五”末,全市城镇累计新增就业人员20万人以上。

【权威解读】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和农民工三大重点人群就业问题,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健全分类就业指导体系。加快就业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加强就业指导、培训和服务,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到“十二五”末,全市城镇累计新增就业人员20万人以上,就地就近转移农村劳动力20万人以上,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0.25万人,农民工创业园增加到30个。

40万人

【目标】到“十二五”末,全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0万人。

【权威解读】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逐步提高养老金水平。全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从2010年底的33万人,增长到40万人。同时,继续扩大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面,逐步提高保障水平,逐步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城乡统筹。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从“十一五”末的33.8万人、64.7万人提高到40万人、70万人。

1.85万套

【目标】“十二五”期间,完成现有1.85万户棚户区改造。

【权威解读】切实把解决中低收入人群住房问题作为重点,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构建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供应体系。加强城镇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的供应,健全住房公积金制度,进一步支持中低收入家庭改善住房条件。“十二五”期间,供应保障性住房1.5万套,完成现有1.85万户棚户区改造。

150万人

【目标】到“十二五”末,规划解决15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权威解读】以工程水利、资源水利、民生水利和生态水利发展为重点。继续推进水库除险加固进程,全面完成12座中型水库、830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解决15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开展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城市节水和治污的力度,规划对37条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

80%

【目标】到2015年,全市各县(市)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

【权威解读】强化工业废水污染处理,完善工业企业的清污分流和雨污分流系统。到2015年,全市县级以上城市和50%以上中心镇基本建成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全市各县(市、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进一步优化环境空气质量,加快区域大气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到2015年,火力发电(热电)行业脱硫项目建设普及率达到100%,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好于二级以上天数占全年天数达到90%以上。保护声环境,到2015年,全市区域噪声达标率达到100%。切实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到2015年全市城镇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全部达到100%。

城南核心区概念性城市设计:居住区鸟瞰图。

新闻推荐

老妇探女迷路城管帮忙相见

晨刊讯“这两位同志真好啊,要不是他们,我只能睡街头了。”近日,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大娘拉着城管队员的手对女儿说。不久前,滁城小凤凰菜场路边坐着一...

滁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滁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2015,让钱包和GDP一起飞)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