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瑜
高峰速写滁州系列作品
XIJIANRENWU
东关老街
回滁写生中的高峰
回滁写生中的高峰
回滁写生中的高峰
蓄能电站
一个大大的黑色双肩包,一盒小巧便携的固体水彩颜料套盒,一袋装满各种型号速写钢笔、水彩毛笔的笔袋,一个简易的速写本,这些物品成了90后滁州籍速写画家高峰工作途中、出差路上、周末闲暇之时随身携带的常用装备。行走之中,每当风景与心交会神遇,他便欣然拿出包里的速写本,随时随地敷彩写绘。速写,已经成为他这些年来最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近日,以“高疯子”的网名和一组组清新淡彩城市速写走红于网络的他,为我们呈现了解读城市文化的别样视角。周末,趁着高峰返乡滁州,记者与他做了简短交流采访。在垂柳依依的滁州学院蔚然湖畔,高峰拿起速写画笔,开始写生,简单干净的线条,清新淡雅的着色,不过十多分钟,一幅栩栩如生的湖畔速写小品便已跃然纸上。
速写(quicksketch),是一种快速写生的艺术方式,它通过简练线条和色彩记录城市的动态或静态形象,有时还配以简短文字,在方寸之间传递浓浓的生活情趣,散发优雅的人文气息。工作以来,高峰所到之城市,皆有速写记录于本。
毕业于安徽科技学院的高峰,曾是园林专业出身,绘画、设计自然是他的专业基本功。大学毕业之后,他曾先后在杭州、南京辗转工作,如今已是南京一家公司的职业景观设计师。速写,一直是他这些年来没有放弃的业余爱好。高峰告诉记者:在大城市生活的时候,因为人生地不熟,周末也缺乏朋友交游,工作之余便常带着速写本出门写写画画,排遣寂寞。到了南京之后,他更加有意识地用手绘、速写去关注当地的城市文化、老旧街巷、特色美食、景观植物。为了联合更多的同道,他在网上发起了“速写南京”的微信群,很快就吸纳了不少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绘友加入,如今这个群体已扩大到300多人,包括医生、律师等各行各业的从业者,既有专业的画家,也有业余的爱好者,既有退休赋闲的老人,也有年岁尚幼的孩子,但主力还是和他差不多大的90后。
作为“速写南京”群的发起人,他经常在周末组织大家一起进行主题写生,比如同画某个民国建筑,某条老街老巷,或者参观某种职业,等等。每个人的风格都或有不同,但聚在一起便有了交流切磋,有了同道之乐。高峰说:如果只是作为个人爱好的画画,并非不美,只是更多的像自娱自乐,闭门造车,但是如果通过活动把大家连接在一起,围绕一个主题交流绘画,便可以更好地记录城市,同时把文化传播出去,进而产生社会效益。在城市写生活动之前,高峰还会特地查阅一些相关资料,备足功课,让大家通过绘画去进一步了解城市风景、建筑背后的历史文化、点点滴滴。这样,速写,不仅停留在单纯的绘画本身,也成了他们重新认识、连接这个世界的一种手段,让他们通过绘画的这种独特的艺术方式,去更好地服务社会,传播文化。如今,全国已经有十多个城市搭建起了这样类似的速写群体平台,如“速写泉州”、“速写成都”,这些群体之间通过对所在城市的主题速写活动,将速写本在城市之间传递漂流,传播城市文化。前段时间由“速写南京”发起的“南京与印尼文化传递”,更是将南京的城市形象通过速写传递到了海外,并得到了印尼政府的大力支持。
离家在外,这些年,滁州已成为高峰心头一缕抹不去的乡愁。滁州,于他的记忆,是蔚然深秀的琅琊山,是春潮带雨的滁州西涧,是南大桥边典雅庄重的基督教堂,是母校二中附近满载着人间烟火气息的四合路小巷,是风侵雨蚀中墙影斑驳的东关老街和那些近乎失传的传统手艺老店……每每回到滁州,他都会边走边画,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城市保存一些珍贵的记忆。“滁州是我的故乡,她山水清美,风景如画,这些年也发展得越来越好。我特别喜欢滁州,关于这个城市,我会继续画下去的。”
琅琊寺
丰乐亭
更多高峰速写作品敬请关注微信
“高疯子”微信
“速写南京”微信
四合路
新闻推荐
昨日是第四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我市开展集中宣传活动,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
滁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滁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