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前椿芽嫩无比,雨后椿芽生木体”。清明至谷雨前后,正是采摘香椿的好时节。皖东滁州,或乡间的庭前屋后,或城市的小区角落,香椿树上一簇簇青嫩鲜芽招人垂涎。用香椿头炒鸡蛋、拌豆腐,味道之鲜美更堪称春日野蔌之至品。
香椿又名香椿芽、香桩头、大红椿树、椿天等,在安徽地区也有叫春苗,属楝科落叶乔木,芽叶有特殊的芳香气味。椿芽营养丰富,可健脾开胃,并具有食疗作用,主治外感风寒、风湿痹痛、胃痛、痢疾等,且因椿芽含维生素E和性激素,有抗衰老和补阳滋阴的作用。
中国人自古就有采香椿、吃香椿的习惯,汉代就遍布大江南北,对香椿的咏赞也是不绝于口。金末元初元好问的诗句“溪童相对采椿芽,指似阳坡说种瓜”,就描写了儿童在山中溪水边采香椿芽的情景。近人康有为则以一首《咏香椿》赞美道:“山珍梗肥身无花,叶娇枝嫩多杈芽。长春不老汉王愿,食之竟月香齿颊。”
母亲生活朴素,崇尚自然,每到一个季节,总会采回或买回一些当季蔬果,自制菜肴供全家人食用。这几日,香椿自然成了她菜篮里的必选之物。四块钱,二两香椿,已是满满一把。剪去尾部硬梗,保留鲜嫩的茎叶,未入锅香气已绕梁。鸡蛋煎好,将洗净的香椿用开水简单焯一下,再入锅翻炒几下,配以少许食盐与大蒜,随即出锅入碟。煎蛋的焦黄、香椿的青绿、气味的芳馥、入口的脆爽醇香,不禁让人感念起大自然的馈赠。
母亲说,小时候看外公采下香椿,她和兄弟姐妹们都不敢相信此物能吃,青绿的茎叶自然也缺乏肉的那种诱惑力。然而,第一次吃到嘴里后,他们就喜欢上了香椿,并养成了年年春天采摘香椿做菜的习惯。后来,母亲又将这一习惯传给了我,带我第一次到农村采香椿,第一次吃自己做的香椿炒鸡蛋、香椿头拌豆腐,将对香椿的那份爱植入我的心间。
“知君此去情偏切,堂上椿萱雪满头。”古人将椿萱比作父母,用椿萱雪满头表达对年迈父母的思念之情,可谓情真意切,也凸显了香椿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滁州市被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等单位确定为省医养结合综合示范区,全省仅3市。“强”制度建设。在全省率先制定医...
滁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滁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