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今年,滁州市被列为全国首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市,将采取多种措施建立健全心理服务网络,探索社会心理服务疏导和危机干预规范管理措施,促进群众身心健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到2021年底前,全市80%的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等场所将增设规范的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室,同时心理健康体检也有望纳入公务员、教师、企事业等单位职工的健康体检内容。
据了解,截至去年底,全市共有12家社会心理服务机构、9家具有精神卫生服务资源的医疗机构,心理咨询职业人员548人、心理卫生防治管理人员1246人、心理治疗师8人、精神科职业医师59人。全市大中小学均配备了心理健康教师,成立了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学会、心理咨询师协会、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等。依托这些资源,滁州市广泛开展心理服务进乡镇、社区、机关等活动。同时向贫困精神障碍患者发放医疗救助卡,实现贫困精神障碍患者病有所医。
凭借良好的基础,滁州市今年被列为全国首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市,全省仅5个地市成为试点市。为加快推进滁州市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滁州市专门制定了《滁州市开展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下一步,将搭建基层社区心理服务平台、完善教育系统心理服务网络、建立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心理服务网络、发展社会心理服务机构等,进一步建立健全心理服务网络;同时发展心理服务社会专业队伍、培育心理咨询人员队伍等,力争到2021年底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基本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届时,全市80%的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等场所将增设规范的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室,由专(兼)职心理辅导人员、法律工作者等对居民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全市40%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普遍开设心理门诊,中医医疗机构开设中医心理科室,妇幼保健机构将把心理健康服务融入孕前检查、预产期保健、儿童保健、青春期保健和更年期保健等工作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市精神卫生中心合作,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抑郁、焦虑等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科普宣传,对辖区居民开展心理健康评估;开展心理健康测量筛查评估,将心理健康体检纳入公务员、教师、企事业等单位职工的健康体检内容;健全行业组织并加强管理,防范因违反伦理、安全意识不足等造成的信息泄露,保护个人隐私。 (记者王太新)
新闻推荐
晨刊讯“五一”小长假,正是旅游好时节。为深入推进文明旅游行动,创造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五一”假期里,滁州市文明网发布文...
滁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滁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