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下午,滁州学院防震防空应急疏散演练暨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在该学院会峰校区举行。记者从市应急管理局获悉,今年的5月6日至12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5月12日是我国第11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
疏散演练, 提高灾害防御能力
当天下午,滁州学院会峰校区图书馆里突然弥漫出滚滚浓烟,警报声顿时大作。4000多名师生在安全疏导员的统一指挥下,不到5分钟便全部迅速撤离至安全地带。
据介绍,此次防震防空应急疏散演练分为避险和疏散两个科目,旨在增强广大师生防震防空、自防自救意识和防灾避险能力,培养“宁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的意识。通过应急疏散演练,使师生进一步熟悉了逃生疏散路线和灾害预防技能,增强了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应急疏散演练结束后,滁州学院100多名青年志愿者开展防灾减灾宣传,现场设置的地震流动科普馆吸引许多师生和市民参与体验。
未雨绸缪,
积极应对自然灾害
2018年期间,滁州市先后发生2次雪灾、1次洪涝灾害、1次风雹灾害、1次台风灾害。这一年,全市因自然灾害共造成40.67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69594公顷,其中成灾面积32489公顷,绝收面积5471公顷;损坏房屋39户82间;直接经济损失8.2亿元。
针对全市自然灾害的发生情况和灾情实际,去年,各地各部门从做好冬春受灾困难群众救助、汛期救灾应急准备、灾害救助和应急救灾工作等方面入手,全力开展各项防灾减灾、救灾救助工作。如,滁州市在冬春期间及时申请并下拨了中央救灾资金1990万元,各地配套资金450万元;在汛期救灾应急准备工作方面,市救灾办积极开展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指导各地做好救灾物资储备;及时调整并补充灾害信息员,建立健全了1419人的灾害信息员队伍,有效提高了灾情信息报送的能力和水平等。
居安思危,
构筑生命安全防线
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滁州市将采取有效举措提醒社会公众,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安全。
全市各地将开展不同形式的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因地制宜广泛开展防灾减灾救灾演练,提高灾害事故发生后的转移避险能力,以及灾害事故救援中的安全防护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普及各类灾害事故的知识和防范应对基本技能,提升宣传教育的实际效果。(记者汤 珏)
医护人员模拟开展医护救援。记者计成军 摄
新闻推荐
本报讯今年以来,南谯区更加注重动能转换,突出创新引领,不断壮大民营经济,提升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实体经济,着力筑牢产业发展根...
滁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滁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