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新闻 天长新闻 明光新闻 全椒新闻 来安新闻 凤阳新闻 定远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滁州市 > 全椒新闻 > 正文

滁城越来越大了

来源:皖东晨刊 2011-09-07 16:19   https://www.yybnet.net/

三年多来,“大滁城”主城建成区面积由40多平方公里扩大到70平方公里,新增人口20多万,征迁面积近400万平方米,建设安置房360多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政府性投资200多亿元,超过“九五”、“十五”总和。

——摘自韩先聪在滁州市第五次党代会上的报告

城市,已不仅仅是人流、物流、资金流的汇聚地,更是成为带动周边辐射发展的强力引擎。从人民广场到市民文化广场,从老城棚户区改造到城南新区建设,从单一的开发区到多元化的各类工业产业园……滁城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跃升的时期。

而这要归功于2008年4月市委四届七次全委会议。在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上,市委作出了“大滁城”建设的战略决策,即以滁城为中心,以来安县城、全椒县城、南谯区乌衣镇为三个副中心,以琅琊山风景区为依托,推动城市建设向“131”组团式发展。

城市发展轮廓越发清晰。中心城区是100平方公里、1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形成“城北以水为魂,城东以工为本,城南以文为品,城西以山为秀”的城市总体布局。

当梦想照进现实,这座城市开始了快速“变脸”。滁州人利用三年的时间,让“大滁城”建设初具规模:中心城区面积从40多平方公里跃至70平方公里,人口从30万增至52万,道路“长”长300公里,新增绿地面积450余万m2……在这一系列数字的变化中,老百姓最切身的感受就是:城大了、路宽了、楼高了、景美了、幸福指数提升了。

为了记录这3年来“大滁城”建设的点滴,在滁州市第五次党代会召开的同时,本刊将陆续推出三个版的篇幅,和大家一起回忆梳理这三年来的变化。

三年一瞬间 滁城大一圈

家住滁城扬子转盘附近的赵先生说起刚刚通车的明光路大桥便喜形于色,“以前这里都是农田,而且到城区只有1路公交车,半天都等不到一辆出租车。”转眼间,农田变成了房屋,天堑变通途,“滁城‘长\’大了,变快了,到城里也不过3里路。”赵先生的一番话是“大滁城”建设的一个缩影。据了解,自2008年4月以来,“大滁城”建设实施重点项目246个,开工建设安置房365万㎡,新增绿地450余万m2,一个经济繁荣、山水相连、生态优美、宜人宜居的新滁城画卷正悄悄开启。

城区面积翻了一番

经过三年的努力,“大滁城”建设在投资规模、建设速度、规划编制与城市管理等各个方面均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而“大滁城”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中心城区面积变大。

据了解,“大滁城”建设开始前,滁城中心城区面积仅40多平方公里,其范围为:东至城东工业园区的上海路、南至花亭路、西至琅琊山、北至世纪大道。3年后,中心城区面积已扩大到70平方公里,范围已拓展为:东至规划中的马滁扬高速、南至腰铺镇、西至琅琊山、北到世纪大道。同时,“一城七区”功能定位已凸显,城南新区、高铁站前区、科教园区、琅琊新区、城北工业园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担子物流园区七区的建设正如火如荼。

城区人口增加20万

按照相关规定,当城区人口达到50万以上时即可称为大城市,而滁城仅用3年时间就实现了由中等城市向大城市的蜕变。3年前,滁城中心城区人口30万,符合中等城市的人口。目前,城区人口增长到了52万,再加上滁来全城镇群40余万人口,“大滁城”的“131”组团的人口已近百万。按规定,100万人以上的城市即可称为特大城市。而从“大滁城”空间形态上来说,目前已经拥有了特大城市的构架。

(记者王琼 实习生吕静远)

楼房高了,居住环境好了

过去三年,滁城完成棚户区改造16925户,开工建设安置房16622套,投资建设公租房429套,其中市本级共开工建设廉租住房2832套,总投资22104万元。

搭上滁城廉租房首班车的吴正玲是个幸运儿,她在南谯区廉租房摇号中摇到了NO.1,第一个选到了自己心仪的新房。由于她和丈夫没有固定工作,因此日子过得非常拮据。一家人挤在租来的房子里“蜗居”了很多年,常常房东一句话,他们就得搬家。在如愿地住进自己的新房后,吴正玲结束了居无定所的日子。“龙蟠小区环境非常好,比我们以前租来的房子好多了。”

(记者王琼 实习生吕静远)

公交多了,城市距离近了

对于公交线路的变化,家住兴隆花园的老滁城人杨女士感受颇深。在滁城刚刚开通公交车后,许多市民都不愿意乘公交,原因是城区小、线路少,“从南湖公园走到火车站不过半个小时,等辆公交车要20来分钟,不划算。”杨女士说。如今,原来只有大城市才有的“朝九晚五”成了不少滁城人目前的生活状态。“大滁城”建设以来,公交线路增多了,公交班次也增加了。

在城市框架拉开、路网日益完善的同时,城市配套设施建设也随之完善。作为城市文明的流动窗口,城市公交在3年内“长大”许多。短短3年,滁城公交车增加了160台,公交线路从6条增加到13条,先后开通了5路、12路、K1路、7路、6路等新线,优化调整了多条公交线路,开通了K1路晚班公交车,总里程从86公里增加到152公里。同时随着城市南北的拓展,4条公交线路也都进行了延长。

城市大了,带来了行车难、停车难、公交难……在滁城,城市骨架越长越大、城市血脉也将越流越畅。

(记者王琼 

实习生吕静远)

城市大了,养护范围广了

市政工人老张每天早上5点多就要起床,因为他家住鲜鱼巷口,而工作的地点却在城南,每天上班都要长途跋涉十几公里,这在3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以前我们的养护范围就是城区,南边最远也不到会峰路,现在都到高铁站前区的洪武大道了。”老张说,他每天骑车赶到工作地点都要个把小时,如果突然出现个任务,又要从城南返回城区,“骑个自行车来回两三趟,累得真够呛。”他告诉记者,市政原来的管理养护范围只有老城区加部分城东工业园区,现在整个城东片区和城南片区都变成了他们养护的范围,“相当于比以前的范围大了2倍。”他曾经和市政处管理人员一起乘车对现有的养护范围转了一圈,谁知道一天下来,还有一些地方没转到。

(记者王琼 实习生吕静远)

一栋栋高楼屹立滁城。 记者计成军 摄

新闻推荐

全椒工商加强流动人口计生工作

晨刊讯 今年以来,全椒县工商局、个私协会认真落实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工作责任制,切实加强个私经营流动人口计生工作。该局对个私经营育龄妇女...

全椒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全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滁城越来越大了)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