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者】
陈放 41岁 全椒县襄河镇综合文化站站长
【见证理由】
以前,村民们最大的娱乐是打牌、搓麻将、看电视,如今是广场唱歌、跳舞、打球、健身……从事文化工作16载,陈放看着“文化惠民”工程一步步建设,看着老百姓一天天“乐”起来。
“你是那天边最美的云彩,让我用心把你留下来,咳,留下来……”初秋的傍晚透着丝丝凉意,不过,全椒县襄河镇庄曹小区门口的广场上却是一派火热景象:欢快的音乐回响耳边,妇女们聚在一起跳着广场舞,男人们围坐在棋盘边“厮杀”,孩子们踩着轮滑鞋四处溜达……歌声、笑声响彻夜空,让路过的人们心情也跟着“嗨”了起来。
“以前,村民们哪有这么多活动,一吃完饭都窝在家里看电视,要么就是找邻居打八圈。”从事文化工作16载,陈站长告诉记者,现在自己是越来越忙了。每晚7点一过,镇内的街心花园广场、汽车站广场、广电大厦门前,还有一个个小区里,居民们就自发“搭台”唱起来、跳起来了。每年夏天,文化站这边要组织十几场纳凉晚会;逢年过节,花灯大赛、旱船跑驴,都要在小区里转个好几圈。
“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这曾是农村文化生活的写照。而今,站在广场上,看着欢快起舞的人群,陈站长告诉记者,她常在想“居民需要什么样的文化生活?”而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建设,让她找到了答案。在“农家书屋”里,2000余册图书、报刊给居民们提供知识;公共电子阅览室里,10余台电脑免费开放,让居民随时关注国家大事;乒乓球、羽毛球室,各类体育锻炼让居民强身健体……作为全市民生工程中的重要一项,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建设让农村居民也有了一方休闲活动场所,“文化惠民”让居民们的幸福生活又添色。
【背景资料】
在滁州市,像襄河镇一样拥有文化站的镇村还有很多。2009年,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被列为市“民生工程”,首批建设20个、第二批建设27个、第三批建设50个……全市范围内,公共文化建设的脚步不断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覆盖,截至目前,全市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101个,已基本实现了乡镇的全覆盖。
(记者卢晓东)
迎接党的十八大专题报道
新闻推荐
晨刊讯 全椒县计生协为让计生困难家庭温暖过冬,成立了“爱心救助站”。组织、倡导协会志愿者和爱心人士为计划生育贫困家庭捐棉衣、棉被以及取暖用的热水袋和电热毯...
全椒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全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