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连山
“我做梦也没想到,这辈子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 ” 12月17日,全椒县渔业大队渔民陈志国高兴地说着政府“渔民上岸”政策给他家带来的实惠。
在全椒县城王曹小区6幢2单元601室,记者看见主人陈志国正在家中忙装修。这是一套复式结构的房屋,底层三室两厅面积92平方米,跃层两室一厅50平方米左右,外加20多平方米的露台。房屋装修已基本完成,客厅铺设浅色镜面地砖,卧室铺设棕色实木纹强化木地板,平板液晶大屏电视、全自动洗衣机、太阳能热水器等各种家用电器应有尽有。
陈志国新家所在小区是拆迁安置小区,附近的学校、超市、医院、饭店、车站等配套设施齐全。最让陈志国高兴的是,这套房屋按市场价少说也要3000元/平方米、共30余万元,但政府只按1150元/平方米、共10.58万元(跃层不计价)出售,而且还给每户30500元购房补贴。陈志国高兴地告诉记者,新房装修就要完工了,春节前将搬进新家,一家人可以在这里舒舒服服过个年。
[相关链接]
去年以来,省委、省政府从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高度,把解决以船为家渔民生产生活困难问题作为重大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加以推进。各地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强化政策落实,促进渔民转产就业,多管齐下解决好渔民的生产生活问题。截至11月底,全省以船为家渔民上岸安居工程开工18760户,开工率93.9%;安置13952户,完成率为69.8%,年底前可基本完成全部19981户渔民安居工程建设任务。
今年52岁的陈志国祖辈七代人都在船上以捕鱼为生,“船上生活太艰辛啦! ”想想过去几十年的船上生活,他感慨万千。在武岗镇官渡村北陈村民组附近的滁河岸边,记者参观了陈志国水上的家。沿着木跳板,女主人刘汉花把记者引进了船舱。
刘汉花介绍,这条十几吨水泥船还是20多年前结婚时购置的,船上冬天特别冷,船舱四面透风,下雪时床上都是雪;夏天船上热,蚊虫多。另外,遇到暴风雨或发洪水,一家人提心吊胆,害怕台风把船舱顶篷刮翻、洪水把船冲走…… “现在能住上城里房子,真是好啊!”刘汉花不住感慨。但她对城里的新生活也不无担忧:“如果能在城里找份工作,就更好了。 ”
该县民生办主任焦虹介绍,和陈志国家一样,今年7月11日,该县91户、269名“上岸渔民”全部拿到了安置房的钥匙。同时,该县实施“1+6”工程,统筹解决“上岸渔民”户籍、医疗、卫生、低保、养老、子女入学6个方面的民生保障问题,解决了25户渔民子女进城就近入学问题;为全体“上岸渔民”办理了新农合或城镇医疗保险,并免费健康体检;为22户36人落实了低保申请;为191名渔民办理了养老保险;为50多人提供了汽修、模具、服装等劳动技能培训。
在王曹小区采访时,记者还见到了今年31岁的渔民崔敏。她告诉记者,她家安置房面积100平方米,装修也快结束了。前段时间,她参加了政府组织的免费培训后,已应聘到小区附近的一家民营玩具厂上班,每月工资1000多元;8岁女儿也在小区附近江海小学一年级读书。她的丈夫做家装,每月收入4500元左右,一家人彻底告别了 “水上漂”的日子。
新闻推荐
2月12日,全椒县南屏山森林公园内,清晨的阳光透过树阴洒落静谧的林间,随着老人几声清脆的唤鸟声,树林里开始热闹起来,叽叽喳喳,各种鸟儿在树尖跳跃,一路跟随老人。唤鸟老人名叫张德政,今年85岁,义务喂鸟20...
全椒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全椒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