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年的记忆,常常是与美食连在一起的。除夕、春节,要吃;年前祭拜祖先,要吃;亲友相聚,要吃;离别前,也要吃。因此,在现代人眼中,一个家乡才有的油炸肉圆子,一道妈妈亲手做的水晶包子,一盘寓意福气的富贵豆腐……色香味俱全的年菜里,满满都是儿时最美好的温暖记忆,仿佛带着家的味道,在春节前夕打开了回忆的大门,又亲切,又熟悉。
油炸肉圆子、水晶包子、烩鱼羹、富贵豆腐……这些菜是滁州8个县、市、区春节餐桌上美食中的沧海一粟。这些年菜看似平凡无奇,但里面包含的却是“从来不用想起,但也永远不会忘记”的温暖回忆。
琅琊区年菜之香菇炒青
热热闹闹,迎春纳福
一般家庭里年夜饭都是主妇们忙上忙下,对于琅琊区二轻局家属院的唐厚培来说,大年三十的年夜饭成了他展示厨艺的大舞台。虽然鸡鸭鱼肉做得很不错,但他最在意的是道香菇炒青的菜品,“春天到了,开门迎春纳福。”
唐厚培说,农历春节时,也是立春前后,人们对春天最敏感的是温度的节节升高,在农历春节里“迎春”成为了一项重要内容,而这道香菇炒青也是应景而生。“香菇虽是蔬菜,但炒出来后清香扑鼻,小青菜绿油油的,观感很强,两者结合起来,不但吃起来低脂,味道清香,而且看起来也舒服。”唐厚培说这道菜寓意迎春纳福,青菜代表春,香菇代表幸福的生活,一个“炒”字,一方面说明了这道菜的做法,另一层的意思表示热热闹闹的迎接春天。
“这道菜补虚、健脾、化痰,做起来也简单。”唐厚培说,新鲜的小青菜,香菇温水浸泡,热锅冷油爆香蒜米,将小青菜下锅大火快炒,然后放入切好的香菇,放入适量盐和白糖,稍后出锅即成。
南谯区年菜之红烧鲢鱼
年年有余,日子红火
“红烧鲢鱼,寓意年年有余,是我们家年夜饭的保留菜。”现年58岁的江道琴,居住在南谯区同乐苑小区,谈到年夜饭桌上的招牌菜,她推荐了这道菜。
江道琴有两个女儿,都已成家。每年的大年三十中午,女儿、女婿、外孙女都会聚到家里吃顿年夜饭。“结婚后就开始做年夜饭,转眼间也做了30多年了,‘红烧鲢鱼\’成了家里年夜饭的保留菜。”江道琴说,主要是这道菜吉利,寓意“年年有余”和“连年有余”。
“这道菜很特殊,在年三十的团圆饭桌上,只能看不能吃。”江道琴的介绍让记者很惊讶,上了桌的年夜菜还有不能吃的?她告诉记者,红烧鲢鱼做好后,从大年三十的年夜饭时就开始上桌,一直到正月十五之后才能开吃。这期间家里来客人了,大年三十做的红烧鲢鱼也得端上桌,懂年俗的客人不会吃的,主要是一起讨个好彩头。江道琴说,虽然过年时温度低,但要想把这道菜保留半个月也得费点功夫,“以前是晚上放在窗台,每两三天放在锅上再蒸一下,不容易变质。”江道琴说,后来随着日子越过越红火,10多年前家里买了冰箱,也不用这么麻烦了。
说起这道菜的做法,江道琴说其实很简单,新鲜鲢鱼买回家,去除鳞片和内脏后,放在油锅里煎炸,鱼两面发黄后,放上酱油、辣椒、葱等作料红烧。“这道菜最难的是煎鱼时不能碎,一定要完整。”江道琴说,以前家里贫穷,过年时也吃不上几顿肉菜,于是这道红烧鲢鱼从年三十到正月十五,家里的小孩子急得两眼放光,直等到正月十五开吃,“那时候吃一口真香!”
全椒县年菜之油炸肉圆子
阖家团聚,幸福美满
年关将至,全椒的夏妈妈又开始忙着做年菜了。鸡蛋饺子、春卷、元宝鱼、香肠……提前准备着各种食材,夏妈妈忙却快乐着。虽然说春节餐桌上的年菜花样繁多,但对她来说,有一样菜年年都会做,而且以后还会做下去,那就是油炸肉圆子。
夏妈妈对油炸肉圆子的制作流程可以说是烂熟于心,首先要准备的是主要原料——猪肉。“去年只买了10斤猪肉,今年买了15斤,准备多送些给亲友。”夏妈妈说,猪肉要剁成泥,以前都是用菜刀一刀一刀地剁,这几年添了外孙之后忙了,只好在菜场用绞肉机绞成泥。
主料完成后,辅料开始粉墨登场:葱、姜、糯米、鸡蛋、淀粉、盐。“把它们和到一起,搅匀之后就可以下锅炸了。”夏妈妈告诉记者,一块肉在手中捏成圆形,入油锅前裹一层淀粉,下锅炸三四分钟即可。
这道年菜,夏妈妈已经做了30多年。这手艺也是从她妈妈那里学来的。作为船上人的夏妈妈从小就以船为家,四处漂泊。有了运输任务,不管是不是过年,都要去工作。“最期待的就是过年时,妈妈做的肉圆子。”在夏妈妈的记忆里,油炸肉圆子成了过年的代名词。围在妈妈身边,看妈妈做圆子,是一种最大的幸福。
成家之后,她有了自己的家,过年前做油炸肉圆子成了年前的必修课。“女儿特别爱吃肉圆子,现在外孙也喜欢吃。”看到家人坐在一起吃肉圆子,夏妈妈满满都是自豪和幸福。
(下转第四版)
新闻推荐
晨刊讯 昨天,市残联携手市地税局走进全椒县特殊教育学校,看望慰问残疾儿童并陪同他们欢度“六一”。当天上午9时许,记者刚踏进县特殊...
全椒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全椒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