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新闻 天长新闻 明光新闻 全椒新闻 来安新闻 凤阳新闻 定远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滁州市 > 全椒新闻 > 正文

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伴随着绵绵细雨四面八方

来源:皖东晨刊 2015-04-07 15:17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清明祭祀高峰,我市各地烧纸钱放爆竹的少了,绿色祭祀方式增多

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伴随着绵绵细雨,四面八方的扫墓者汇聚墓地,追忆亲人,寄托哀思,平时安静的墓园一下子变得拥挤热闹起来。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往年这个时候滁州大大小小的墓地焚香、烧纸、放炮的扫墓者比比皆是,每个墓地前都烟雾缭绕。但今年,在大力倡导“文明祭扫,生态安葬”的主题下,烧“别墅”“车马”“美女”祭品等庸俗低级的烧纸现象少了,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也小了,鲜花祭祀、网上祭祀等绿色环保的祭祀方式走进了人们的视线,文明祭祀已经蔚然成风。

城市公墓: 鲜花祭祀已蔚然成风

火苗乱蹿、纸钱乱飞、灰烬遍地、炮声震天……这是以往公墓里较为常见的场景,作为一个延续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清明祭祀早已在民间形成固定模式:祭祀时,人们通常会携带酒食果品、纸钱、鞭炮等物品到墓地。为坟墓添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终鸣炮而归。

随着国家大力倡导“文明祭祀,生态安葬”,近年来,鲜花、黄丝带、心愿卡等绿色环保的祭祀方式走进了人们的视线。日前,记者在全椒县龙岗公墓采访时看到,前来祭扫的市民手中少了纸钱、鞭炮等传统祭祀品,取而代之的是一篮篮鲜花。

“焚烧纸钱、燃放鞭炮这种祭祀习惯在中国已沿袭了上千年,想要彻底改变这种习惯也不是一朝一夕的。我们在倡导绿色祭祀的时候,也会给传统祭祀一些过渡的时间。所以我们专门设有临时鞭炮燃放点,方便扫墓群众集中燃放。同时还给扫墓群众提供免费烧纸钱的火盆,第一时间处理燃烧垃圾,将污染降到最低。”龙岗公墓总经理游中义说。

像龙岗公墓这样在文明祭祀领域有所起色的还有明光和定远的公墓,他们在过渡传统祭祀的同时,还推出鞭炮、纸钱换鲜花,公益签名,写黄丝带心愿卡等新型祭祀活动,得到了扫墓群众的积极响应。“以前扫墓不放炮总感觉少了点什么,但现在看大家都不放了,自己也不放了。”全椒市民刘先生说。从外地赶回明光扫墓的王女士认为,现在环境污染太严重,每个人都是污染的制造者,大家要从自我做起,绿色祭祀,保护好环境。

乡村墓地: 祭扫方式也悄然改变

“烧纸、放鞭炮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人家都放,我们不放心里犯虚。”老家在来安乡镇的李先生告诉记者,传统祭祀尊重归尊重,但是方式也在悄然改变。李先生介绍,在他小的时候,由于物资匮乏,家家烧纸烧得很少,鞭炮也很短。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老百姓的生活条件改善了,传统祭祀也开始变味了,需要检视与反省。“纸越烧越多,鞭炮越放越大,前几年开始流行烧纸糊的手机、家电、麻将、洋房、汽车,更有甚者,开烧纸扎的“美女”、“小姐”、“保姆”之类,不但污染环境,还经常酿成火灾。”李先生表示,现在在国家大力倡导“文明祭祀,生态安葬”的大环境下,大家的素质都提高了,陋习祭品少了,震耳欲聋的“炸雷”少了,就算放炮也还原成以前的小串鞭炮了。

“每到清明节,都能看到村口拉的文明祭扫条幅,还有流动喇叭等宣传,感觉国家越来越重视环境了。”家住施集的张女士表示,之前他们屋后的山上经常发生纸钱未烧完,风吹引发的火灾。这两年在政府部门条幅、入户宣传等形式的倡导下,大家也都慢慢接受绿色祭扫了。

4月4日,参加全椒县龙岗公墓“文明祭祀”活动的群众在赠送的心愿卡上书写寄语以表达对亲人的怀念。 记者计成军 摄

链接>>>>>

安徽各地 文明祭祀扬新风

链接>>>>>

春雨纷纷,又至清明。集体共祭、鲜花祭祀、网上祭祀等形式多样的绿色环保祭祀方式,成为更多市民的选择。朝着绿色、文明的常态化方向发展,文明祭祀成为清明节的新风尚。

摒弃焚香、烧纸、放炮等传统的祭祀方式,点烛、插柳、供奉青团、默哀……4月5日上午,合肥市举行2015年清明集体共祭公益性活动,百余户家庭聚集在合肥市殡仪馆会场,在绿色、文明和低碳中寄托了对逝者的思念。“我们还在手机平台上推出‘清明微共祭\’,可随时随地寄托对亲人的哀思。”合肥市殡葬管理处陆宁说。

淮北市方山陵园,记者采访发现,鲜花、水果渐成主流祭祀品,不少市民抱着鲜花、水果前来祭扫,墓园秩序井然,环境清洁。“祭祀注重的是内涵而非一成不变的形式,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厚养薄葬\’的理念,鲜花祭祀也被更多的人接受。”家住烈山区汪女士说,焚香烧纸不利于保护墓园环境,她特意带了鲜花、水果前来祭祀亡母。

“4月2日至7日,市民要是带了鞭炮、祭品来扫墓,可以来我们这里换成鲜花。”马鞍山市丁家山陵园相关负责人说。丁家山陵园推出“鲜花换鞭炮”活动,在墓区大门口开展鲜花、绢花换鞭炮、冥纸活动。

记者发现,网络祭祀也悄然兴起。逝者家属在相关网站上为逝者注册一块虚拟 “墓碑”,并附其生平简介等相关信息,输入祭扫人的名字,选择鲜花、花烛或留言等形式便可寄托思念。随着社会的发展,此种环保、方便的祭祀方法逐渐被接受,人们可以随时进入亡亲的网上公墓,感受逝者的音容笑貌,亲手点上一支烛,献上一束花,写一段话,同样给生者精神上的慰藉。

(据《安徽日报》消息)

记者调查: 文明祭扫正深入人心

清明期间,记者就“你对文明祭祀的认同度”的问题随机对市民进行采访调查,大部分市民明确表示,对清明期间墓区禁止燃放鞭炮、焚烧祭品的规定理解并支持。记者了解到,许多细心的市民近期通过报纸、电视或网络,以及亲朋好友得知,近年来滁州市在大力提倡文明祭扫。

与以往不同,在这次的随机调查中,相对于往年的年轻人认可居多,许多中老年人也开始认同鲜花祭扫等新形式祭扫。“以前看到别人燃放鞭炮、焚烧纸钱,自家也觉得‘不甘落后\’,现在大家都在文明祭祀,我们也应该适应新的祭祀方式。”70岁高龄的王奶奶说。

“我从三年前开始清明节前后卖花,这两年明显感觉生意好多了,忙的时候需要两三个人帮忙了。”亲历清明节祭祖买花的人逐年增多,卖花的老板吴小姐笑得合不拢嘴。“以往买花的年轻人居多,现在中年人也在逐渐加入清明购花行列,有的顾客早早就预订好了,等着去扫墓时来取。”吴女士表示,鲜花祭奠亲人,寄托着浓浓的哀思之情,同时避免了烧纸、放鞭炮产生垃圾。现在人们的祭扫观念在改变,这种新的祭祀方式逐渐被大众认同。

4月4日,全椒县龙岗公墓工作人员正在将写满祈福的心愿卡系在树上。这些心愿卡都是参加“文明祭祀”的扫墓群众写给逝世亲人的。 记者计成军 摄

4月4日,全椒县龙岗公墓工作人员接过市民手中的鞭炮和纸钱,送上鲜花,倡导文明祭祀。 记者计成军 摄

新闻推荐

滁州市加强汛期食药品安全监管晨刊讯针对汛期湿度大易

滁州市加强汛期 食药品安全监管晨刊讯 针对汛期湿度大,易出现季节性食药品质量问题,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加强汛期食药品安全监管力度,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n...

全椒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全椒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伴随着绵绵细雨四面八方)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