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熊许玮
“无公害草莓25元一斤,就这样都供不应求。”近日,穿过连片的白色温室大棚,笔者在瓜果基地里找到了种植户司圣友。
人勤春来早。全椒县大墅镇的年味仍浓,可司圣友的这个年却一天没休息,刚钻出大棚的司圣友指着写有“今日售完,改日再来”的牌子说,“现在不用去集市,光是大棚里的草莓供自驾游客现采现卖都吃紧。”
“花个一百多块钱,带着小孩在地里采摘,一是吃到了无公害的草莓,二来让孩子感受感受劳动的快乐,挺开心的。”六安游客陈义飞指着采摘正酣的4岁儿子说道。
几年前,司圣友还是一个土生土长的种田“老把式”,世世代代都是种油菜和水稻。2008年开始,只有初中文化的他瞅准种植草莓能致富,便从3亩地的试种开始,“刚开始干劲足,但经验全无,吃了不少苦头。”司圣友凭着学到的皮毛知识,他一边书上学、网上查;一边泡在大棚里整日整夜做试验……“现在光温室大棚就建了30多座,50多亩地的瓜果基地仅草莓种植就占了一大半,全部使用农家肥种植,要的就是好品质。”司圣友说,如今的供需两旺,还得归功于这几年的持续转型,“头几年就是单种草莓,忙活一年存不着钱;后来参加县里组织的新型农民培训,建了大棚、扩了生产,一年又多挣了些;现在开始在各个茬口期套种甘蔗、玉米、西瓜、莴笋等农作物,让流转的土地充分利用起来,加上之前的草莓采摘,收入更多了。”
在司圣友的带动下,周边已有100多户农民从事草莓产业,并成立了大墅镇墅友瓜果协会,通过“基地+农户”的机制,发展多种瓜果生产,会员有了亩均超1万元的效益。
“我现在有技术也有销售渠道了,而且还注册了‘墅友\’牌商标,现在准备建个微信公号,把无公害瓜果的品牌打得更响亮些,还要让这个瓜果基地成为大家采摘、休闲的首选去处,我们就更有赚头了。”司圣友爽朗地笑着说。
微型
通讯
新闻推荐
全椒助力“调转促”打造经济升级版
全椒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全椒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