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大师刘子善曾为本报创刊十周年题词。
本报记者蒋楠楠
本报讯著名书法家刘子善先生因病于5月21日上午在合肥辞世。
刘子善1926年出生于全椒县的教师世家,是政协安徽省五、六、七届委员,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研究馆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据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原《新安晚报》美术编辑师晶介绍,在《新安晚报》成立10周年庆典时,自己前往已经77岁的老艺术家书房拜会,刘子善先生欣然应邀为本报创作书法,“他用尽全力在书法钤上约4公分的‘大风堂\’印章时,我被他的精神深深感动。”
刘子善崇尚传统,力主创新。他长期坚持将临帖、悟道和实践相结合,书法纯正雄奇,刚韧苍古,浓枯有度,追求一种磅礴雄浑的阳刚书风,遒劲有力中透着沉着淡定。刘子善书法五体兼备,尤以雄强厚重、气势博大、艺术个性鲜明的楷、行、草书而饮誉当今书坛。
他的作品被全国多处名胜地、纪念馆、图书馆收藏或刻碑,并出版当代名家作品精选典集《刘子善专辑》、刘子善书画选集和《刘子善正气歌楷草两体》字帖。刘子善在古典诗词等方面造诣深湛,在多幅自作诗词中,他表达出对祖国新时代的歌颂。2006年11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刘子善书法展”,2015年10月在合肥举办了“刘子善九十寿辰暨师生书法作品展”。书道重德,融善于美。他的书法创作,是在完善自我艺术的同时来完善自我人格的过程。
他1996年为家乡六镇小学义卖书法作品,新建一幢700平方米的三层教学楼。“墨痕喻物象,笔意赋心声”,这正是他在书法艺术人生道路上的感悟。
新闻推荐
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昨闭幕
全椒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全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