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星级记者王明存
干旱时,需要引水灌溉农田;洪涝时,则需要排水保护庄稼,干渠这一水利设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是,全椒县襄河镇教场村农民近日反映,种植大户为了灌溉农田,在干渠上拦腰建坝蓄水,致使雨季来临,洪水不能外排,淹没了250多亩稻田。当地农民向村、镇干部反映,却迟迟得不到解决。
据了解,全椒县石沛镇有一个名为黄栗树的水库,水库向下有两条灌溉干渠:东干渠和西干渠。两条干渠分别长15公里,宽6、7米,深4米,灌溉襄河、石沛两镇农田。
东干渠穿越教场村的代郢、汪庄两村民组。两组村民反映,因当地水源比较紧缺,有两位种植大户,为了蓄水灌溉自己流转的农田,分别在干渠上修建了三个拦水大坝,将干渠拦腰堵死。干渠堵死了,这次遇到内涝,洪水就无法排走。
“我们这里,连续下了10多天雨。到地里一看,水流不走,秧苗全泡在水里,都看不见了。我们非常着急啊。 ”村民崔学明告诉记者,秧苗被淹,只要及时扒开拦水坝,让洪水流走,秧苗被淹的时间不长,还能成活。
于是,村民向村里反映问题,村里让种植大户拆除大坝,对方只用铁锹挖开一点,洪水还是流不走,秧苗依然泡在水里。往年大坝都是用编织袋装土拦截,需要排水时,很容易扒开。今年春季,种植大户用挖掘机填土,将干渠实实在在地堵死了。 “拦水坝很宽很高很结实,人工很难挖开,要用挖掘机。 ”
“找村里不管用,我们找镇里,镇里还是安排村里处理。 ”村民倪加余告诉记者,他承包了300亩水田,直播的稻种都已发芽了,这次下雨,干渠被堵,水流不走,导致100亩秧苗浸泡在水里。 “秧苗没有空气,估计活不了了。 ”
对此问题,记者联系到襄河镇党委秦书记。秦书记表示他知道此事,但问题不好解决,已安排村委会一位刘姓副主任处理此事。
刘副主任解释,这个干渠的主要功能是抗旱,不是排涝。因此,有十多个村民组的种植户为了蓄水灌溉,在干渠上建了十多个拦水坝蓄水。如果遇到干旱季节,上游水库放水,种植户再挖坝放水。因干渠最末端是堵死的,即使把中间的大坝挖开,洪水也排不走。另外,“淹到的亩数没有老百姓说的那么多。 ”
针对这位刘副主任的解释,多位村民反驳说,这位副主任说得不对,干渠连接一条河,这条河又接连襄河,洪水完全可以排到襄河。 “这条干渠以前都是畅通无阻的,可以排水。 ”
前一两个月,气象台发布天气预报就已发布洪涝预警信息:今年汛期,安徽省将爆发洪水,各地要做好防汛准备。襄河镇的干渠被堵,当地政府为何没能提前疏通呢?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记者 周连山 通讯员 王敬)12月28日,大型古装电视剧《儒林外史》在原著作者吴敬梓的家乡全椒县举行开机仪式。此剧被列入安徽省重点打造的十大影视剧项目之一。古典文学名著《儒林外史》...
全椒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全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