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俊杰
全椒县是《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的故里,有儒林之乡的美誉。为营造良好的就业创业氛围,精准引导更多的“许荣先们”科学创业,近年来,全县大力实施就业扶持民生工程,认真研究执行创业各项政策,对有意向的各类创业者提供免费的创业和创业意识培训,帮助他们精准规避创业中存在的风险。同时,突出创业培训的实效性,充分发挥创业扶持资金的政策效应,在资金、场地等硬件上给予符合条件的创业者以有力扶持,良好的创业氛围在儒林之乡日渐浓厚。
落实政策优先保障特殊群体创业
“下岗后,我就参加了创业培训班,学到了养鸽的技术,正当我们为创业资金不足而烦恼的时候,县人社部门主动为我们办理了创业贴息贷款。”说起创业扶持贷款,全椒人储庆华是一脸的阳光。
储庆华的养鸽场的成功只是全椒县人社部门帮扶留守家庭妇女、下岗职工、“三小车”人员等特殊困难群体实现就业创业的一个缩影。该县人社部门通过县政府网、人社网等县内主流门户网站,借助遍布全县10个镇和美好乡村的25个LED电子显示屏,借力乡镇、村(社区)人社服务宣传栏和户外橱窗等媒介,及时发布宣传就业创业政策、信息。积极开发针对留守家庭妇女、下岗职工、“三小车”人员等特殊困难群体的培训项目,拓宽他们的就业渠道,并推出“小额贷款+创业培训”的“套餐”,落实小额贷款等优惠政策,通过提供实实在在的指导和帮助,及时帮扶留守家庭妇女、下岗职工、“三小车”人员等特殊群体实现创业的愿望,同时带动更多的特殊困难群体实现就业。
精准滴灌拓宽大学生创业“钱途”
笔者来到胡蝶琴行时,老板胡蝶正忙着向客户推介自己琴行的乐器。
蝴蝶毕业时未能找到合适的工作,正当她愁眉不展时,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椒县对大学毕业生及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免费创业培训,请来著名创业培训师授课,并对创业人员提供创业贴息贷款。指导老师详细地帮助胡蝶分析创业项目市场、风险,以及项目实施中如何选择经营场所、如何宣传推广等,让她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她很快向县人社部门申请到了贴息贷款,又向亲友借了几万元,“胡蝶琴行”于2015开门营业。琴行目前已招收50多名学生,聘请了5名老师,出售乐器加上办培训班,年收入超出过去几年打工的总收入。琴行也渐渐有了名气,对于未来,胡蝶信心满满。
2015年以来,全椒有18名像胡蝶这样的大学毕业生,在接受了贴息创业贷款“精准滴灌”扶持后,实现了自主创业。该县人社部门通过加大对有创业意愿大学生的前期培训,对具有好的创业项目,但又缺乏条件发展企业的大学生,强化创业贴息贷款等政策精准扶持力度。利用遍及全县的乡镇创业园“精准滴灌”,着力破解大学生在项目、资金、场地等方面的创业难题,积极引导和激励大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降低门槛呵护“草根”百姓创业
这几天,安徽汉唐光缆有限公司正在抓紧为国内几家主流通讯运营商生成一批光缆产品。作为一家由几名返乡农民工白手起家创办的企业,汉唐光缆在县人社等部门的精准帮扶下,从一个年产值不到两百万元的小微企业成长为今天预销售达2000万元的成长型企业。创始人梁本洋是实实在在的“草根”,白手起家。政府为公司提供了厂房,不仅给予房租、水电费减免,还帮助办了免息小额贷款,将企业“扶上马,送一程”。
为了更精准地扶持像梁本洋这样有志于创业的返乡农民工等“草根”创业者实现创业梦想,全椒县制定了精准的创业帮扶方案,并先后在农民工返乡相对集中的7个镇建立了创业园,同时依托就业扶持民生工程,推出一系列精准扶持政策和措施,为有求职需求的创业者免费培训,为创业的“草根”减免房租、水电费,竭力精准帮扶创业“草根”们实现创业愿望。
全椒县把为创业者消除“创业资金门槛”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加以推进。提高资金扶持额度,将个体工商户小额担保贷款额度由原来的5万元提高到10万元,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贴息贷款达200万元。简化办理流程,为创业的贷款人开通绿色通道,人社部门与经办银行联合办公,安排专人对贷款人及担保人信息第一时间进行核实,每月20号即安排办理贷款手续,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新闻推荐
全椒扎实推进*“专家把脉”
全椒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全椒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