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滁州 今日天长 今日明光 今日全椒 今日来安 今日凤阳 今日定远
地方网 > 安徽 > 滁州市 > 今日全椒 > 正文

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达499.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7%,年新增粮食产能40多万吨 高标准农田成“香饽饽”

来源:滁州日报 2020-04-29 08:02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王太新通讯员高 健

“小田变大田,水利设施也提升改造了,这一改让我们的土地变成了香饽饽,不仅农民种田积极性提高了,而且还引来不少大户争相流转土地,租金成倍地增加。”正值春耕时节,记者走进全椒县大墅镇肥全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看到工人们正在对平整后的水田进行二次整平,望着眼前一块块规整的良田,肥全村党总支副书记朱胜广激动地说,“村里1.76万亩农田全部进行了高标准建设,群众对此拍手叫好,对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

朱胜广告诉记者,肥全村是个“农业大村”,拥有1.76万亩土地,而且村境内的水源也较为丰富。可即便是这么好的条件,过去农民种田积极性依然不高,也鲜有种粮大户前来流转土地。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原有的农田七零八碎,不利于机械化操作,农业生产成本相对较高;二是虽然水源较为丰富,但灌溉水系不健全,原有的沟渠淤塞,设备陈旧老化,遇到干旱年份,虽然坝中有水,但有的田块只能“望水兴叹”,庄稼用水得不到保障,减产三到四成是常有的事,有的年份甚至绝收。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年轻人都选择了外出打工,越来越少的人愿意从事农业生产。

“良田可不能没人耕种,就在我们为此事犯愁时,国家实施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好政策来了。”朱胜广高兴地说,不要农民烦一点神,国家出钱整田、修路、挖渠、建泵站等,让田成方、路相连、渠相通、林成网,实现旱能灌、涝能排、机耕作,在保障粮食生产的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投入、提高了劳动效率。为了打消群众的顾虑,改造后的农田实行“确权确亩不确界”,让群众吃了颗“定心丸”。

“去年11月开始施工的,短短3个多月时间,1.76万亩良田面貌焕然一新,28座泵站也一并修建完毕,肥全村的农业发展迎来了新的开端。”朱胜广告诉记者,可喜的变化已经开始:现在不少在外打工的人都陆续回来了,其中有的农民还产生了流转土地当种粮大户的想法;外地种粮大户的目光也被吸引了过来,过去村里流转出去的土地只有一两千亩,流转费用亩均200元左右,现在确定的流转亩数已达到5000亩,另外还有几千亩正在进一步洽谈中,流转费用也上了台阶——第一年亩均300元、第二年开始亩均400元,能够稻虾共作的田亩均更是高达600元。

肥全村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只是一个缩影。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管理科了解到,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的大事,滁州市始终把耕地保护、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耕地质量,作为提高农业综合产能、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任务,通过高标准农田项目的实施,不断完善田间配套设施,夯实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截至目前,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达499.2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47%,按照保守测算,年新增粮食产能40多万吨。

新闻推荐

小龙虾陆续上市 价格下跌较猛

■本报记者刘刚每年清明节一过,小龙虾就陆续上市。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小龙虾上市价格并不理想,比去年同期明显下...

全椒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兴水利 保灌溉2020-04-20 08:10
评论:(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达499.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7%,年新增粮食产能40多万吨 高标准农田成“香饽饽”)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