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新闻 天长新闻 明光新闻 全椒新闻 来安新闻 凤阳新闻 定远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滁州市 > 天长新闻 > 正文

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滁州市4项新技术助粮食产量大跨越

来源:滁州日报 2010-10-27 17:49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我市4项新技术助粮食产量大跨越

●较项目实施前三年增加粮食产量627513.5吨,增收10.2亿元

●较非项目区增加粮食产量334429.2吨,增收5.4亿元

●节本、避灾、优质合计,每年增效7000万元

●粳稻精确定量高产栽培技术实施5年,直接为农民增收3亿元以上

●稻田养殖小龙虾技术集成与优化,亩增收1000元以上

本报讯(记者张 杰)天长市农业科技推广部门今年夏季在永丰镇桥湾村湾头组采取高产栽培模式种植的400亩超级稻日前获得丰收,平均亩产超过750公斤,比周边农户平均亩产高出100公斤以上。这是滁州市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出现的可喜局面。据统计,核心区主要先进实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达90%以上,水稻综合生产成本降低10%,水稻亩产增长12.5%,亩产量较非项目示范区亩增产48公斤。

滁州市今年组织实施了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坚持科技创新,不断总结、鉴定和转化、推广科技成果,取得了《江淮地区稻茬麦亩产超千斤高产栽培技术》《江淮地区稻麦连作超高产栽培技术》《江淮东部地区粳稻精确定量高产栽培技术》和《稻田养殖小龙虾技术集成与优化》科研成果,并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今年,全市落实项目田200万亩水稻,占全市水稻总面积40%。制定了《关于实施科技增粮工程扎实推进百亿粮仓建设的意见》,切实把粮丰工程摆上重要位置,帮助农技部门和种粮大户解决实际困难。

各级加强产学研合作,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的作用,积极转化和推广科技成果。在项目区均开设了专家大院,大院中设立“科技书屋”,每个大院有省、市专家和10多名科技人员长期驻点指导,真正做到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建立了“专家顾问—首席专家—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的工作机制。专家顾问负责审定示范和研究方案,确立主推品种和关键技术,培训技术骨干人员,审定规程和标准;首席专家负责制定方案和规程,指导高产攻关田、核心示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建设,推广主推品种和关键技术;技术人员具体负责培训农民,入户指导和落实各项技术措施。同时,积极推广水稻简化育秧、优化栽培、测土配方施肥、基肥深施、秸秆还田、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先进适用技术,引进推广高产优质抗病水稻优良品种。通过“高产攻关田、核心示范区、技术示范区、辐射带动区”建设这种“同心圆”的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逐级放大有效形式,向周边辐射推广,不断扩大示范与辐射面积。

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促进了粮食丰产。《江淮地区稻茬麦亩产超千斤高产栽培技术》和《江淮地区稻麦连作超高产栽培技术》项目“三区一田”,共较项目实施前三年增加粮食产量627513.5吨,增收10.2亿元,较非项目区增加粮食产量334429.2吨,增收5.4亿元,节本、避灾、优质合计,每年增效7000万元。《江淮东部地区粳稻精确定量高产栽培技术》项目实施5年累计增产稻75000吨、节本8000万元以上,推广粳稻及优质工程增效1.6亿元以上,直接为农民增收3亿元以上。稻田养殖小龙虾技术集成与优化共转化1万亩,平均亩产龙虾125公斤,亩增收1000元以上,促进了农民增收。

新闻推荐

天长采取切实措施节能降耗

天长采取切实措施节能降耗

天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天长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滁州市4项新技术助粮食产量大跨越)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