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新闻 天长新闻 明光新闻 全椒新闻 来安新闻 凤阳新闻 定远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滁州市 > 天长新闻 > 正文

为医药经济腾飞助力 ——市药监局扶持滁州市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纪实本报记者喻 松 本报通讯员黄久平

来源:滁州日报 2010-10-19 17:50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 为医药经济腾飞助力 市药监局扶持我市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纪实本报记者喻 松 本报通讯员黄久平

这是一组来自全市医疗器材生产企业经济运行情况统计表的数据:今年1至9月份,滁州市实现医疗器械生产产值81858万元,同比增长76%;销售收入74911万元,同比增长89%;利税7953万元,同比增长116%;利润5166万元,同比增长83%。

日前,记者到天长市部分医疗器械企业采访时,除了感受到滁州市医疗器械产业异军突起、加快发展的强劲势头外,更加深深地感受到药监部门促进滁州市医药经济发展的强烈责任心和使命感。

创新前置审批 优化发展“软环境”

位于秦栏镇的天长恒生医疗器械公司是一家集研、产、供于一体的现代化医卫材料企业,今年1至9月份,该公司实现产值1834万元,同比增长694%;销售收入2744万元,同比增长1400%。在秦栏镇工业园区,记者向公司负责人郑晓生讨教该公司几何倍增长的秘笈。郑晓生告诉记者,恒生公司原先规模小、产能低,企业发展面临困境。但在药监部门的建议和指导下,他们扩大厂房规模,增加产品种类,把销售方向重点放在外贸上,企业才有了蓬勃发展的今天。如今9000平方米的厂房仍不够用,又新征15亩地扩建新的厂房。

“按照正常的程序,恒生公司要有2至3年时间建设才能投产,而实际上他们只用了8个月,这为他们开拓市场赢得了宝贵时间。”市药监局局长许华祥告诉记者。为不断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市药监局除了按照市委市政府三个30%缩减审批时间和流程的要求,对现有行政许可项目进行再缩减,进一步推进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之外,还针对项目落户中前置审批问题,创新工作思路,对于通过评估的项目,提前介入帮办,积极向省局争取筹建通知书,让项目能够迅速地落地生根。

做好全程帮扶 当好参谋助手

安徽亿维医疗用品公司是一家国家定点生产一次性使用输液器、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专业化合资企业。2002年刚建厂时只是一家年产值300万的小企业,如今已经年产值1.5亿元。

公司负责人充满深情地告诉记者,作为企业主管部门,市药监局从建厂伊始到如今,为我们提供了全程式的贴心服务,确保企业连续多年实现安全生产,效益不断好转。在今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GMP认证工作中,正是市药监局为企业提供了及时的技术培训,才使天康医疗成为安徽省首家申请认证的企业。2009年,滁州市医疗器械产业创造的产值占据全省医疗器械六成以上份额,并被省药监局列为全省“七大医药板块”中的“医疗器械板块”,成为安徽省医疗器械产业战略发展要地。

强化监督指导 为企业保驾护航

目前,滁州市共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23家,生产的主要产品有一次性使用输液器、注射器、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物理治疗仪等近40个品种。滁州市医疗器械产业布局相对集中,特别是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产业在全省有明显的优势,在全国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强化监管保证产品质量,搞好产业升级是该局长期以来的工作重点和研究课题。在日常工作中,市药监局通过积极探索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强化监督,确保医疗产品质量。

新闻推荐

发展核电配套产品 推进传统产业升级 天长市政协经济委员会 民营经济研究会

发展核电配套产品 推进传统产业升级天长市政协经济委员会 民营经济研究会

天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天长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为医药经济腾飞助力 ——市药监局扶持滁州市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纪实本报记者喻 松 本报通讯员黄久平)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