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我在久负盛名的天长市龙岗住了一宿。
对于龙岗,我真是心驰神往。夜晚的龙岗,令我感慨多多。尽管我去过龙岗不至一次,龙岗的青砖古道,抗大八分校纪念馆,高邮湖大堤等,在我心目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月下看龙岗,龙岗却给我带来了更多的收获。
夏日的月夜,喧闹了一天的龙岗,此时显得宁静、矜持而典雅。抬头望夜空,碧天如洗夜云轻,月光如水水如云。此时此景,我蓦然想起李白的诗句:“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真个明月多情,随人处处行。
我漫步在龙岗古街的青砖古道,沿巷两旁的古屋,砖瓦砖木结构。这些月光下的古色古香的民居门上有的还醒目地标有刘少奇、张云逸、陈毅、罗炳辉旧居等字样的牌子。想必当年,这就是他们来龙岗工作和生活的地方。沧桑岁月,物换星移,但有了这些旧居的存在,使小街仍然保持着它的魅力。小街很安静,小巷更幽深。此时,我在小巷所能听到的也只有我的脚步声了。我感到,历史的昨天并不遥远,悠长的岁月好像就在眼前。党和国家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英容笑貌此刻仿佛越来越清晰了。
月照中天,银光泻地。我来到高邮湖西岸的龙岗大堤上,这里留下了美丽动人的故事呢!龙岗人难以忘记那场“军民建大堤”的热闹场景。那是抗日军政大学第八分校副校长罗炳辉将军发动军民在高邮湖西岸筑起的一道拦水大堤,大堤建成后,龙岗再也没有淹水了。回想当年筑大堤的情景,人们又总会想起电影里南泥湾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的场面,“龙岗筑大堤”与“南泥湾大生产”又是多么的一脉相承的啊!罗将军在龙岗除“筑大堤”外,还带领抗大八分校学员种瓜菜、建工厂。据说,刘少奇、陈毅等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来龙岗,他们住龙岗百姓家,吃的是学员自种的瓜菜,穿的也是学员亲织的布衣。
月下的龙岗令人令人不忍离去。自从龙岗建立了抗大八分校纪念馆后,龙岗不仅成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还成了安徽省红色旅游胜地,龙岗人打造的“天龙牌”鸡头(芡实)更是闻名遐迩。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云集,纷至沓来。我想,他们游览赏景点是肯定的,但,他们还会有更多收获的。
新闻推荐
天长全力抗旱保丰收
天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天长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