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国家农业部表彰名单中,天长市一个普普通通农民的名字赫然列在其中。他就是被称为“现代农场主”、粮食生产销售大户、天长市鑫洁种养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天长市自然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冶山镇草洲村农民张献国。
在天长市冶山镇一提起张献国的名字,人们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他不仅是种田高手,种粮大户,更是赞扬他对一方百姓的带动和影响,富不忘本,无私奉献。今年45岁的张献国其实是个苦孩子。13岁那年因为家境贫穷就辍学回家务农。后因为父母身体不好,15岁的他从此就挑起照顾家庭的重担。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穷则思变。一种创业致富的念头在他的心中油然而生,他暗暗下定决心,走出去,打拼打拼。25岁那年,张献国怀里揣着从亲戚朋友借来的2000元,踏上了淘金之路。经过一年的苦心经营,没有“挣”了多少钱。后来改行到铁矿石场干开采工。一天下来,手被磨破了,鲜血染红了手套,他硬是坚持干到第6天,终于劳累过度倒下了……同伴们劝他不要再干了,回去过穷苦的日子吧。经过几天的思索,他想:为什么别人能拥有开采的塘口,我怎么不可以。他抱着试试的心理,大胆联合承包4个塘口,当年获得利润6万多元。这是他淘到的“第一桶金”。1997年,他又承包当地的彩色石料厂的2号洞,在这里他淘到了“第二桶金”。
张献国在承包企业中积累了一定的实力,他时常想,我是个农村孩子,自己富了不能忘记自己的乡亲们,我的根在农村。他又想在“三农”上做文章,帮助乡亲们走共同富裕道路。2002年农村出现了大面积的抛荒,他心疼,好端端的农田不长庄稼多可惜啊。他主动和镇村领导联系,签订“军令状”承包400亩,当年获得好的收成。从此,他全部心思扑在农田里,忙在田野上。2009年当年承包流转515亩,2010年承包面积2000多亩,截至目前,他承包金集、冶山两个镇农田8000多亩。张献国成了名副其实的农场主。2009年天长鑫洁种养业农民服务专业合作社宣告成立。该合作社积极探索订单生产,由合作社与倮倮米业签订订单生产合同,合作社负责具体生产,龙头企业负责优质优价收购,走产业化生产的路子。合作社流转土地7000多亩全部与滁州市绿色稻米加工龙头企业——“倮倮米业”签订订单合同,所产粮食全部由“倮倮米业”高于市场价每斤0.10元收购。合作社为周边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面积25000亩左右。受合作社经营方式的影响,周边800多户农户在近几年农业生产的技术到位率达到95%以上、农田亩均效益提高了近200元/亩。合作社每年为成员和周边农户实现节约增收约780万元。
为了提高种粮的农机化程度,他又投入400多万元购置了大型农业生产机械。2010年7月他成立了天长市自然农机专业合作社。农业机械化从根本上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降低了劳动生产成本,解放了劳动力,同时,合作社生产全面推广使用适用先进生产技术,良种使用率达100%,水稻旱育稀植、氮肥后移、病虫害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等新技术到位率全部实现100%,机收、机播比率100%,同时购置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适时适量用药,控制病虫害发生,使小麦亩产达470公斤以上,水稻亩产达550公斤以上。很好地实现了农机与农艺的有机结合,促进了农业的增产增收,合作社服务区域年实现节本增收80万元,增产增收700万元,全年实现增收780万元。他承包的农田几年来累计向国家贡献粮食1400多万公斤,成为全省粮食生产大户标兵。2010年他分别获得安徽省“十佳种粮大户”、“全省粮食生产大户标兵”、“滁州市十大种粮大户”等光荣称号。
他富了不忘乡亲,几年来累计捐款40多万元,为本村修路、帮助农村困难户、特困学生和老人,当地有300多个农民在他创办的合作社里实现了就业。
新闻推荐
斥资2100万购买90辆校车 天长农村娃乘车安全有保障
天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天长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