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天长经济开发区于2002年8月经滁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同意,2003年10月正式启动建设,2006年3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升级为省级开发区。经过几年来的快速发展,园区规模迅速扩张,从建区初期的3.98km2 范围迅速扩张到19km2 ,截至目前,入园企业255家,建成投产163家,其中亿元企业43家,已形成新能源、仪表线缆、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已经成为全市经济发展主阵地和招商引资主战场。为全面贯彻落实滁州市委江山书记提出的天长要在滁州冲刺全省第一方阵中“打头阵、当主力、树品牌”和张祥安市长对天长提出的“全国要冲百强、全省要当排头兵”的新要求,目前,开发区正在以打造“千亿园区”、冲刺“国家级开发区”、争创“省级高新区”为主题,以“省内争先进位、省外比学赶超”为标杆,进一步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品牌建设,力争“十二五”期间精心培育和打造国家级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区等13个“国字号”、“皖字号”品牌,推动开发区各项工作在更高起点上跨越前行。
2011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 213.33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40.37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55.49亿元,完成税收收入3.98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6.5亿元,进出口总额1.25亿美元。去年,园区在安徽省省级开发区排名中位居前列。
去年以来,开发区相继被省经信委认定为省级新能源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被省实施商标战略工作领导小组正式批准为安徽省仪表线缆专业商标品牌基地。2009年,区内创业中心被省科技厅评为省级孵化器,2010年被科技部授予“全国大学生科技创业基地”, 2011年,获批为全省基层县市首家国家级科技型企业孵化器。
今年前三季度,园区共实现工业总产值225.12亿元,同比增长53.9%;工业增加值57.1亿元,增长51.3%;税收4.63亿元,增长58%;固定资产投资36.38亿元,增长60.5%;招商引资到位资金 55.78亿元,增长60.3%,超额完成了滁州市园区突破年“4566”增幅目标任务。今年全年,预计可实现工业总产值300亿元,工业增加值8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60亿元,财政收入6亿元,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70亿元。根据“十二五”发展规划,结合滁州市“4566”增幅目标任务,到2015年末,园区建成区面积达30km2 ,可实现工业总产值800亿元,工业增加值200亿元,财政收入22亿元。
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制定科技奖励政策,出台了文件对园区内批准的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研究开发机构、专利申请都予以奖励资助,每年用于该方面奖励资金均在200万元以上。积极兑现国家和省扶持科技政策。市政府对开发区内的科技型企业政策兑现高度重视,每年市直科技、税务部门会同开发区,就区内企业专门召开研发项目评审会,兑现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经费加计扣除政策。组织区内经贸、税务等部门积极为企业兑现科技优惠政策。2011年共为10余家企业30多项研发项目抵扣研发费用330万元,所得税减免400多万元。加强考核。为了进一步鼓励企业提高自主创新水平,推动规模企业的创新发展,市政府出台了专门文件,将科技创新指标纳入天长市“强企”考核指标体系中,通过考核努力引导规模企业依靠技术创新提升档次,增强效益,因此,对园区企业的考核,我们将科技创新指标进一步细化、量化,把高新技术产品、产学研结合、专利、人才等工作在考核指标体系中加以充分体现。
按照产业归类聚集的原则,园区重点发展新能源、仪表线缆、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业,规划建设了3000亩的光伏产业园、1200亩的新能源产业园、2000亩的现代服务业园区,编制了天长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规划。2011年,开发区被省经信委认定为省级新能源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被省实施商标战略工作领导小组正式批准为安徽省仪表线缆专业商标品牌基地。今年又组织申报了省级装备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年内有望顺利获批。通过强化园区产业规划建设工作,带动了园区产业的品牌效应,推动了园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迅猛发展,近年来,累计新上太阳能光伏、动力锂电池、LED光电(蓝宝石衬底材料)、铂铑丝合成材料、铁氧体磁性材料等新兴产业企业20多家,项目总投资超100亿元。
积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园区经常组织相关部门深入规模以上企业进行宣传、发动,组织中介公司做好专利申报、财务咨询等服务工作,引导、扶持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去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今年上半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家,目前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已达20家。积极支持企业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011年以来,全区组织申报省级以上重大科技项目27项,获批准13项,其中国家创新基金项目8项,累计获批项目资金1100万元。
开发区创业服务中心自2004年创建以来,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高,现拥有孵化面积2.1万m2,入驻企业83家,其中2011年新增入孵企业7家,全年完成销售收入1.36亿元,实现利税2700多万元。2009年,创业中心被省科技厅评为省级孵化器,2010年被科技部授予“全国大学生科技创业基地”, 2011年,获批为全省基层县市首家国家级科技型企业孵化器。
建立健全科技人才培训机制,积极依托高校和各类培训机构加强各类人才培训工作。目前,区内已有12家企业和健峰管理技术培训学校签订长期培训及企业5S管理合作协议,推动企业建立人才培养和管理提升长效机制。企业及市直有关部门聘请100多位行业专家、教授为技术顾问,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同时今年上半年启动建设3000人的职教园区项目,明年上半年将争取面向全国进行招生,为区内企业培养输送各类专业技术员工。出台政策留住人才,主动帮助新引进高端人才解决子女就学问题,今年开工建设了3800套22万m2企业蓝白领公寓,将以出租方式提供给企业各类管理和科技人员作为其生活居住配套设施,用以解决企业高层次人才及各类专业科技人才的住房问题。
2011年全区共授权发明专利7件、实用型178件、外观设计338件,今年上半年,全区申请各类专利527项,其中发明专利110项。全区拥有国家和省级知识产权试点企业各1家,滁州市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6家,本市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5家。积极帮助企业开展创立知名、著名、驰名商标,提升企业知名度。2011年,新争创知名商标3件、著名商标3件,今年上半年,新认定梭鱼牌内燃机配件、天马牌马达、天维牌DVD、皖缆桥牌仪表等4件省级著名商标,区内安徽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安缆”牌电缆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今年上半年,为区内长青集团、皖美模具等企业进行了动产抵押登记,为企业融资达4亿多元。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目前已为区内近30家企业110件注册商标进行了商标权质押,为企业融资近5亿元,其中仅天康集团“天仪”牌中国驰名商标一项融资就达1.3亿元,创下了全省目前单个商标权质押融资金额最高记录。
坚持创新提升档次水平
为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开发区及时制定并印发了35项制度,涵盖了机关内部管理、企业管理、工程管理等方面,理顺工作关系、明确自身定位,强化业务素质、提升管理水平,变“有事找领导”为“有事找制度”,真正做到以制度管人、依制度办事,打造了一支高水平的管理队伍。
天长经济开发区自成立之初就定位为市委、市政府派出机构,不设行政区划,围绕“精简、高效、统一”的目标,全心建设“小、专、精”的派出机构。规模小,虽经9年来不断扩编,目前开发区仅有行政编制18人,工作人员总数仅39人,不足普通乡镇政府人数的1/2;职能专,只设党工委和管委会作为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目前未设人大、政协派出机构,以发展经济为主要目标,以征地拆迁、招商引资、园区基建、经济管理为主要职能,而民政、计生等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则由开发区所在地——天长街道和石梁镇承担;机构精,党工委和管委会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事权统一,运作流畅,管委会下设五局一室一中心,采用人员交叉任职方式缓解人手不足问题,工商、税务、公安、土地、市容等职能全部由市直部门派驻机构承担。
在开发区发展过程中,市委、市政府一直给予全力支持。作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开发区管委会自成立起就享有同级人民政府的经济管理权限。市政府给予管委会“三放”的特殊待遇:放权,下放审批管理权限,成立了开发区帮办中心和综合服务中心,允许管委会探索审批制度改革,推行两中心合署办公模式,确保企业办事不出园区;放钱,市委、市政府倾全市之力不断加强对园区各项投入,解决开发区后顾之忧,确保开发区可以放手干事创业;放人,开发区不受编制名额限制,所需工作人员在全市范围内统筹调度,仅去年以来就为开发区配备有管理经验的人才和专业人才13人,其中行政编制7人,从乡镇借用2人,自聘4人,进一步完善了开发区人员结构,充实了开发区办事队伍。
为切实方便企业投资,简化审批流程,2010年7月,天长经济开发区正式挂牌成立了涵盖国土、工商、国税、地税、规划、建设、行政执法、劳动服务、技术监督、环保、法庭、公安共12个职能部门的行政综合服务中心,积极探索帮办服务新机制。该中心以“最优质、最快捷、最高效”的外商投资服务环境,“零费用、零距离、零障碍”的项目服务保障,以及投资审批系列服务、项目建设全方位服务、开工投资经常性服务的“三条主线”服务,简化企业办事流程。近年来,随着投资项目不断增多,行政服务中心办件量也大幅增加。中心工作人员积极探索审批职能改革,将审批职能相对合并,努力做到一个口子对外,创造性地开展了“并联审批”工作运行机制,不仅有效地保证了项目审批的顺利实施,更缩短了审批时限,提高了办件效率,更加方便企业和群众。
安徽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宝顺,安徽省省委副书记、省长李斌,滁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江山,滁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祥安等领导视察园区。
金佩集团
天康集团
重啤集团天岛啤酒
安徽天马集团
开发区综合服务中心
本报地址:滁州市会峰大厦(会峰西路)555号
邮政编码:239000
占地1500亩、总投资80亿元滁州·天长远东科技产业园项目平面图
电话:总编办:2182812新闻部:3022845、3023770专刊副刊部:2182835晨刊部:3025737(热线)、3037669(传真)、3025770记者部:3024161、3044123摄影部:3023157
广告中心:3024392、3024352网络部:3022685 群工发行部:3022839办公室:3025757校对出版部:3024678 新闻研究室:3021390广告许可证:皖滁工商广字002号 报价:0.70元 滁州彩色印刷包装厂印刷
安缆集团
安徽蓝德集团
新闻推荐
天长为企业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天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天长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