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欧阳徐中)
农历年除夕,本报编辑记者深入基层采访报道,与群众一起欢度佳节。辞旧迎新,讲的就是个“变化”。房子越来越大,轿车越来越多,生活越变越好。然而,年夜饭餐桌上的变化让一些老掌勺却有些“幸福”的烦恼。天长市万寿乡82岁的陈虹老人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忙活整个腊月的各式腌货竟然敌不过一盘黄瓜炒鸡蛋。
2014年1月30日,除夕。得知刚过门的孙媳妇也赶回老家过年,陈虹老太格外开心。下午4点,她就和陆续赶到家的晚辈们张罗起年夜饭。屋里开着电视,大家一边看,一边忙活。雾气氤氲中,一派祥和温暖。
陈虹老人说:“要说好吃,还得属腊月里腌制出来的风鸡。”记者在老人居住的小院里看到,墙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腌货。晚上7点多,一家人全部到齐,年夜饭也随即开席。腌鹅、风鸡、香肠、猪头肉,各式腌货一并上桌。老人特别留意自己的“作品”,却少有问津。反倒是一些本该充当配角的蔬菜小炒却格外受到欢迎。老人在席间有点失落,晚辈们说:“跟早年前比,现在天天像过年,天天鸡鸭鱼吃多了难免有点腻。 ”老人仍旧不忿,嗔怪了一句:“现在生活好多了,你们嘴巴也变刁了。 ”大儿子的一句话让老人有些释然:“饮食应该越来越绿色,越来越健康,您老也要少吃点盐,少吃点荤。忙活的年货,我们尝尝也就知足了。 ”
酒过三巡,大家都打开了话匣子。席间,陈虹老人听着儿孙们说着各自的变化都笑眯了眼。 “住进新的拆迁安置房”、“换了新车”、“刚娶了媳妇”……年夜饭上开起了总结报告会。说起来年的打算,陈虹老人一再坚持,尽管自己的腌货受到冷落,来年还得准备,“这些才有真正的年味。 ”
据了解,本报与省直主要媒体的广大编辑与记者踊跃参与今年的 “新春走基层”采访报道。他们与省内各地群众一起同吃同住,共度除夕。同时,“新春走基层”的各种报道以现场新闻为主,让普通群众当主角、上版面。新闻采写以百姓富有生活气息的话,增强时代感与现实感。
新闻推荐
本报讯(唐钟义蔡健)昨晚,滁州合肥两地彩民齐头并进,分获双色球头奖,将安徽省四月大奖的注数完美“破5”。据悉,昨晚双色球第2014043期的开奖号码是02 05 09 14 24 33,蓝球号码是09,本期全国中出1...
天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天长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