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省交通厅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交通运输局坚持以党的十八大依法治国方略为指导,以建设法治交通为目标,以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为核心,以队伍建设为基础,以执法责任制为抓手,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全面建设法治交通,为实现滁州交通新跨越营造了良好法治环境。
2011年以来,市交通运输局连续3年获评全省交通运输系统行政执法评议考核优秀单位;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总分连续排名全省第二。2014年,被评为滁州市首批“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并连续多年获评全市依法行政先进单位。全局上下初步形成了心中装法、全员学法、规范执法、决策依法的良好局面。
领导重视 制度健全
依法行政工作推进有力
做好依法行政工作,领导是关键,制度是基础,重点做到“三个到位”: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市交通运输局始终高度重视依法行政工作,专门成立依法行政领导小组,主要领导牵头负责。领导小组定期研究法治工作,深入开展调研,主动破解依法行政工作难题。注重完善全市交通系统法制工作网络,各执法机构均明确分管领导和专职工作人员。交通系统依法行政工作组织完善,脉络清晰,保障有力。
二是制度规范到位。为确保依法行政工作有效开展,市交通运输局在制度建设上持续发力,取得较好成效。近年来,围绕依法行政,规范执法,先后出台了滁州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岗位责任制、执法监督检查、案卷评查、错案责任追究等11项制度。公路、运管、海事等执法机构结合行政执法工作实际,制定相关制度规定50多项,为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工作推进到位。结合工作实际,市交通运输局每年都研究制定依法行政工作安排,印发交通运输法制工作要点,下发任务分解表,定期召开会议,狠抓贯彻落实。2014年度,召开法制专题会议4次,局长办公会议研究部署依法行政工作12次。为落实责任,逐层签订《交通行政执法目标责任书》,定期开展行政执法责任制专项检查,落实奖惩制度,促进规范执法。
广泛宣传 全员学法
依法行政意识明显增强
近年来,市交通运输局多措并举,广泛开展法治宣传,强化法治教育培训,全面提升交通系统干部职工法治意识。
一是开展机关带头学法活动。制订年度学法计划,局领导班子带头学法,带动交通系统全员学法,做到每月一题、每季一法、半年一评、每年一考。制订《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年规划》,广泛开展交通法制宣传教育。
二是开展法律宣贯“三进”活动。结合交通行业实际,促进交通法律法规宣传“进企业、进学校、进平台”。积极促进交通法规“进企业”:结合《安徽省治超条例》宣贯,邀请专家深入基层解读,到货运源头单位上门宣讲,组织执法人员向企业和驾驶员派发宣传单1万余份。积极开展送法“进学校”:组织人员深入施集中学讲解《安徽省农村公路条例》,宣传公路管理规范,引导学生安全出行;2014年,滁州市首家“水上交通安全教育基地”在天长市湖滨学校挂牌,海事人员为学生现场讲解水上安全法律知识。积极促进法律宣传“进平台”:充分利用交广电台、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平台,广泛宣传交通法律法规及依法行政工作,近两年来,共发布相关法治信息1100多条。
三是开展大规模执法培训活动。为提升执法队伍整体素质,近两年来,全市交通系统先后组织2200余人次参加各类执法培训。通过开展封闭学习、专家授课、以案说法、队列点验、大练兵活动,坚持以交通法律法规学习为主体、以交通执法实际问题为导向、以一线执法队员切身体会为教案,带着问题学法,联系实际用法,指导规范执法,达到了“锻炼队伍、促进学习、规范执法”的培训目标。
创新机制 严格管理
交通行政执法逐步规范
交通行政执法工作点多、线长、面广,矛盾较多,要切实做到规范执法,必须创新机制,严格管理。
一是创新机制严格执法。首先,在行政执法中,严格实行调查、审核、处理分离制度,建立起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各负其责的执法机制。其次,积极推进治超综合执法改革,将市公路局所辖6个治超站全部移交地方管理,由地方政府牵头组织治超,有效解决多头治超、责权不明等问题,受到省治超办肯定。市交通运输局还创新了执法争议民事调解机制,实行“1+3+X”模式运作,即由一位分管领导牵头,召集业务科室及责任双方,邀请法律援助中心、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媒体等各界人士参加,共同拟定调处意见,变过去交通一家做主为多方协同做,对争议案件进行公开、公正、阳光处理,有效解决相关争议问题。
二是部门联动合力执法。在治超执法中,围绕矿山源头监管、拼装车整改等,交通部门主动与国土资源、公安交警等部门联动,实行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会商制度、联勤联动制度,联合治超成效明显。在城区“三大车”、“三小车” 集中整治过程中,路政、运政积极与公安、城管等部门联动,融入治超内内涵,形成长效合力。
三是多管齐下规范执法。首先是借助信息化规范执法行为,投入300多万元,开发了运政在线系统,建立“一个专网,两个系统,三个平台”,通过科技手段,有效纠正执法不到位、程序不规范等问题,实现对运政执法的全程、实时、动态监控。该系统荣获了省科学技术三等奖和市二等奖。其次是创新公路路政执法流程,成立案件处理中心,整合市本级三个治超站,规范执法区间,统一标准尺度,对违法案件进行处罚。市交通运输局还加大投入,实现执法证件、执法标识、工作服饰、执法场所外观形象“四统一”,并落实行政执法公开制度,推行交通执法“六公开”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切实规范交通执法行为,做到行政执法“零复议”、“零上访”。
严格程序 规范操作
依法决策水平不断提高
依法决策是依法行政重要组成部分。在重大事项决策上,市交通运输局始终依法、科学、民主、公开决策,通过编制权力清单,强化制度刚性约束,切实做到重大事项依法决策。
一是积极推进权力清单制度,实现行政权力公开透明。清理、编制165项权利清单,详细梳理权利内容,编制职权目录,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权利清单规范、严谨。
二是依法规范决策行为。出台《依法治交实施意见》及《规范重大事项决策行为暂行办法》,全面规范决策程序。2014年初,在新增出租车运力、改造城际公交班线等重大决策过程中,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前期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邀请专家论证,经依法组织听证、认真开展风险评估及合法性审查后,提交会议集体研究决定。整个决策过程全部依法进行,切实做到科学、民主、公开、公正。同时,对优先发展城市公交等重大决策及时进行后评估,取得较好成效。在重要事项决策中,探索推行“五组三单”制,先由运输管理、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等五个咨询组针对决策方案进行比选,综合建议,然后进行集体决策,努力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通过交办、督办、催办单,确保决策快速有效执行。
新闻推荐
教育短波
天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天长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