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头不高、身体敦实、衣着简朴,走起路来腰间的钥匙哗哗作响。初次见到张献国时,没想到他朴实得如同一名庄稼汉子。上午10点,等张献国安排好当天的农活后,记者迫不及待拿出采访本,倾听他如何从矿老板变成万亩土地“CEO”。
“我出生在冶山镇草洲村,因为家庭贫困,12岁便辍学了。此后,我当过搬运工、矿工,后来承包矿山,开采铁矿。虽然富裕了,但是我对农业有一种天然的朴素情怀。”张献国说,因为种植效益低,不少农民将土地抛荒,我觉得十分可惜。当时草洲村村民问我愿不愿意“包田”,我考虑后就答应下来,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拾。
其实,一开始也有人持反对意见,认为我傻。“冶山镇土地落差大,农业用水不方便,种田能有效益吗?”张献国的回答是,我8岁抬水吃,13岁挑水吃,15岁拎水吃……只要想干,任何困难都有解决的办法。于是,张献国带着自己采矿的“第一桶金”,全身心地投入到农业上来。几年来,他兴水利、购农机、建仓储、学农技,不断摸索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道路。如今,他流转的土地已经突破1万亩,累积向国家贡献粮食近5000万斤。(下转第四版)
新闻推荐
天长征兵问卷调查进校园
天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天长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