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天长这个城市的崛起之路,那一定是创业;如果用一个词来解释天长持之以恒、源源不竭的发展动力,那一定是创新。
在充满现代气息的城区,在家家户户无闲人的乡镇,在政策设施都到位的园区,遍布着数以千万计的民营企业、个体工商业者,目前,该市私营企业达6700多户,具备一般纳税人资格的民营企业超2000家,位居全省县级第一;从天大、天康、蓝德这样的“小巨人”企业,到天长缸盖、秦栏电子等众多私营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构成了这个傲立淮扬之畔、经济富甲皖东的城市丰盈而活力的细胞,全市有13家企业进入全省民企200强,7家企业进入全省民企出口创汇50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天长人凭借着创业的勇气率先出发,凭借着创新的胆识再次出发,书写着一个又一个勤劳致富、奋斗筑梦的真实传奇,演绎着一场又一场转型升级、凤凰涅槃的精彩蝶变,呈现出天长工业经济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生动局面。
创业基因,诞生天长现象
秦栏、铜城、金集、郑集……每一个地名就是一个创业的传奇。如今,天长市民营企业每年新增数量都在1000户左右,形成了民营经济迅速成长、遍地开花的格局。在天长各镇(街道),民营企业少则百余家,多则上千家;该市走出了工业主导、外向引导的发展之路。天长现有工业企业3200多家,其中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规模工业企业368家。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15家。该市拥有玩具、服装、电子、特种钢管、胶合板、医疗器械、成套设备、家用电器等众多出口产品,从事外贸生产的企业超过千家,其中有进出口自营权的企业300多家,2014年外贸进出口总额8.7亿美元,占滁州市出口总额的40%,外贸进出口总额连续14年位居全省县级第一。
天长全民创业生生不息,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来源于紧邻江浙的辐射和民间深厚的创业传统,更加与政府长期不懈地引导扶持息息相关。近年来,天长市制订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在经济上不遗余力,市财政设立了扶大扶强、科技创新等多项专项奖励扶持资金,近2年全市用于奖励各类优秀创业者、工业企业以及支持全民创业的资金累计超过2亿元。不仅如此,天长还通过每年评选全市“三十强”、“三十佳”企业等方式积极兑现奖励政策,形成激励引导,及时处理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事一议”问题,进一步加快了企业创业发展的信心和步伐。
创新动力,推动转型升级
适宜的土壤和优良的环境使得天长民营经济沐风栉雨、茁壮成长,创新的驱动和科技的引领构成了天长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向好向优发展的巨大引擎。
目前,天长全市工业企业拥有13家省级技术中心,32家市技术中心,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43家,其中包括2家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每年专利授权量超过500件、发明专利授权超过50多件;中国驰名商标3件、省著名商标49件;天长拥有天康集团、昭田磁电、益民工贸3家院士工作站,是全省唯一拥有多家院士工作站的县级市;天康集团的动力储能锂电池、金佩集团的柴油机缸盖、蓝德集团的职能执行机构等产品,技术含量在国内领先。
通过重大项目的建设,天长不断推进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天大集团FFS塑料重包装袋、安徽电缆年产1万千米核级电缆等一系列大规模的技术改造项目,使传统产业变大、变优、变强、变新,同时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调结构的突破口,天康集团的年产20亿AH标准纳米动力及储能锂电池、信田机械年产100万套汽车四门两盖部件等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项目相继竣工投产,使产业转型取得了新突破。
同时,该市还积极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力促工业经济转型升级。蓝德集团与东南大学合作建立电气技术研究院、天康集团与中科院电工研究所等合作研发机构建设,天长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获批国家级孵化器和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秦栏电子商会获批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新闻推荐
天长加大救助力度 近万名贫困残疾人领取救助金 李炳旺 曾业森
本报讯 7月20日,家住天长市大通镇双柳村的肢体一级残疾人梁明秋收到1200元救助金时高兴地对笔者说:“现在党和政府的政策真是越来越好啊,不仅给我们这些腿脚不方便的...
天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天长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