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阄、抽签……天长市实验中学南校区的教学楼前人头攒动,人声鼎沸,几十名教师和特邀代表围在一张长桌前,家住市区东门的周先生也身在其中。
明天就是开学的日子,周先生作为家长代表被邀请现场监督七年级新生的入学分班。
“择校”走了,“择班”来了
这个学期对于周先生来说喜忧参半,喜的是女儿顺利升入了朝思暮想的实验中学,忧的是女儿一直嘟囔着别的同学家长纷纷找关系选班级和老师。“谁不想给自己的孩子找一个好班级、一位好老师呢?”
家长也确实是“蛮拼的”,实验中学原本是市区一所独立的初中,因办学质量优异被学生和家长贴上了“名校”标签。每每开学季,家长们拼关系、拼实力,想方设法就是要把子女拼进实验中学,致使实验中学一度人满为患,而同在市区的其他初中却“门庭冷落”。为遏制择校,2013年,天长大胆尝试,整合实验中学、天长四中、二中和三中初中部办学资源,以一校三区模式,组建成了实验中学办学集团。
择校问题不复存在,但“择班”“择师”的战役随之又在实验中学悄然打响。
平行分班,阳光择师
集团化办学后,实验中学七年级新生被编成了27个班级。
“为孩子选择最好的班级、最好的教师无可厚非,但是家长往往在选择中忽略了孩子的个性。”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认为,“家长盲目为孩子择班很多是跟风从众。”
“择班”其实就是“择师”。面对攻势凶猛的“择班”风,实验中学“煞费”了一番“苦心”。开学前,新生均按男女性别和入学成绩分成两组,由电脑按顺序编排成平行班级;每个年级均实行“大年级组”,统一管理、统排课表、统一备课、统一评价;并将原来3所学校的教师打散重组,进行“混编”,形成了师资均衡的“集团军”。
为了彻底消除家长顾虑,开学前,实验中学在南校区公开举行分班活动,现场邀请了该市纪检监察部门、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部分学生及学生家长的共同监督,同时邀请新闻媒体进行全程摄像,27位班主任老师抓阄确定抽签顺序,再按顺序依次抽取自己的任教班级,并现场“认领”所在班级的任课教师。
“以前分班前条子生和短信生很多,我们倍感压力。”学校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举行分班活动就是要告诉大家,实验中学的教育理念是公开、公平和公正的,我们要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公平的教育。”
“现在我完全放心了”
“分班看似是一个小问题,考验的却是学校乃至整个教育的公信度。”该市教育局负责人坦言,“如何给每位孩子最大限度的公正、公平,如何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是当前教育面临的最现实问题。”
一直以来,“名师”资源形成的“名班”成了众多家长和学生追求的“香饽饽”。作为家长,不可避免地都抱有一颗“私”心,希望孩子能享受到最优质的教育。周先生当然也不例外。
“我只是一个普通市民,没有社会关系,除了常年外出打工供孩子上学,其他什么也给不了孩子。”周先生直言,“以前总认为实验中学分班会有”潜规则“,今天看到学校这样分班,真的很公平很公正,现在我完全放心了。”
新闻推荐
“爱心妈妈”杨艳和“女儿”的故事
天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天长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