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 慧 通讯员李炳旺
在天长市新街镇新街村村部门口,村委会工作人员正指着张贴在墙的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向群众解释着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内容。这段时间,来镇村办事的村民发现,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村级建设工程、物资采购、低保粮补等工作,已经通过政府权力清单的形式向村民公开。
“现在村干部干事让我们感觉更放心了,公事公办不夹带私人关系。”村民马朝莲告诉记者,像集体资产资源处置、困难补助申请、低保申请等,在我们村民眼里,样样都是“大事情”,以前一般都是书记、主任说了算,现在必须通过村民评议,公开、公正、公平。
去年,天长市新街镇率先探索将政府权力清单向村级延伸,按照简政放权、便民利民原则,广泛征求村组干部群众意见,将村级小微权力细化为“三资”管理、工程项目、物资采购、公共服务、组织人事及党务村务公开共6大类26项,制作了《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和运行规范》口袋书,依法设定了小微权力的边界和操作规范,村民找村干部办事,要准备哪些材料、有什么程序、多长时间能够办结,都在口袋书上写得明明白白。
新街镇党委书记周巧玲表示,小微权力施行以后,跟原来的模式完全不一样,现在我们公开到了每一个单据,每一张发票都要有相应的影印件,以便于他们真正监督到村干部、村级资金的使用流向。
以新街镇为例,如今,天长市每个乡镇都试点了以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三资管理为突破口,先进行确权,并出台村级资产资源处置和建设工程发包的管理办法。
“村级资产、资源、资金这一块操作更加规范,年初进行预算,年终进行决算,资产资源发包方面,现在通过公开招标,能够实现村集体经济利益最大化。”新街镇新街村党总支书记张美文告诉记者,标的1万元以上的资产资源发包、租售,3万元以上的小型工程必须以村委会为主体,在镇招标中心集中招标,并接受村务监督委员会全程监督。
小微权力有了清单,监督必不可少。新街镇已建起群众、村监会、职能部门三级监督体制,为小微权力编织了“笼子”。去年,新街镇8个村(社区)日常办公经费开支同比下降21%,没有收到一起涉及村干部违反廉洁自律相关规定的信访举报。
“农村‘小微权力\’,是直接关系村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权力。这些权力的行使,如果没有明确的‘边界\’和运行‘规则\’,就会留下徇私的口子,群众的合法利益就难以保障。”天长市新街镇党委书记周巧玲表示,通过清单,我们给任性的干部套上“紧箍”,给尽职的干部增设了减压阀,也给勤廉的干部编制了安全网。
新闻推荐
“机器换人”促转型
天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天长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