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新闻 天长新闻 明光新闻 全椒新闻 来安新闻 凤阳新闻 定远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滁州市 > 天长新闻 > 正文

民生工程绘就千秋幸福画卷 ——天长市“十二五”实施民生工程综述 ■ 陈开云 黄 毅

来源:滁州日报 2015-12-31 13:07   https://www.yybnet.net/

——天长市“十二五”实施民生工程综述

民生牵动民心,民心凝聚合力。天长市坚持把实施民生工程作为加快社会建设的重要抓手,以打造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为目标,精心组织,扎实推进,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每一个市民,为老百姓筑牢坚实的幸福底线。“十二五”期间,天长市累计投入民生工程资金41.7亿元,累计实施了153项(次)民生工程。民生工程实施工作在滁州市考核中一直处于先进位次,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和奖励。

坚持创新理念 民生服务有了新举措

在组织实施上,坚持全面推进。每年,市政府召开全市民生工程实施工作会议,与各镇(街)、市直牵头部门签订目标责任书,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制订下发《关于实施民生工程的通知》《天长市民生工程工作要点》等系列文件,对实施工作起到导航作用。按月召开民生工程调度会,听取民生工程工作汇报,及时掌握各项目进展情况,沟通协调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在资金保障上,建立绿色通道。每年年初,财政部门根据新标准、新要求认真测算,将地方需配套资金足额纳入预算,优先保障,并预留部分资金用于提标扩面。建立民生工程资金拨付“绿色通道”,对民生工程资金做到随申请随审批;对上级暂未到位的项目资金,采取本级财政先行垫付。对工程类项目资金,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直接将项目资金拨付至项目施工单位;对个人补助、生活保障类民生工程资金,全部通过“一卡通”及时足额发放到人,确保民生工程资金阳光操作、公开公正。

在宣传发动上,连续推陈出新。通过市政府网站的“民生工程专栏”、“民生工程在天长”官方微博和“天长市民生工程”微信公众号,实时发布民生工程实施动态。印制了《天长市民生工程项目公告》和《天长市民生工程政策宣传明白纸》,开辟了1200平方米的民生工程宣传墙。在天长广播电视台开设了“民生工程在天长”专栏,通过新闻直播间与听众互动,为全市广大市民答疑释惑。开展了“民生杯”征文、摄影大赛。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形成多层次、广角度、全覆盖的宣传格局,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民生工程的知晓率、关注率和支持率。

在督查考核上,不断完善机制。市政府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亲自听取民生工程专题汇报,督查民生工程建设进展。坚持效能督查和会商沟通并行,不断健全和完善督查推进机制,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建立民生工程月度任务分解制度,将目标任务按月分解,倒排工期,不定期对节点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和督办。

坚持协调理念

民生统筹有了新气象

民众是主体,万事民为先。“十二五”期间,天长市民生工程以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取向,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文化服务等领域建设,扩大群众的受惠面。

2015年9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网延伸工程铺设到了汊涧镇双园村村民王万朝家所在的村组,他们一家顺利接上了地下管网,这让一直为饮用变质井水而烦恼的老王全家很是开心:“自来水又甜又香还又可口,一点杂质都没有,这个事情做的蛮好的。”2015年,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涉及到7个镇32个行政村,目前已全部完成,铺设管道300多公里。

为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天长市加大了农村道路、桥梁的建设改造力度。

白塔河和铜龙河是天长市境内的两大河流,两条河流灌溉了广袤的良田,但也阻隔了一些地区两岸群众的交往。在河流上架设桥梁是两岸群众多年的梦想。2015年,天长市投资4500万元,开工建设了白塔河新河口大桥和铜龙河龙岗大桥。在铜龙河龙岗大桥开工之日,龙岗社区居民自发集资一万多元,购买鞭炮庆祝,放鞭炮一个多小时。龙岗社区居民陈桥华说:“我每天都来看大桥建设,这座桥老百姓盼了几十年,终于盼来了,我们很高兴,开工我们集资放鞭炮,通车的时候我们还要集资放鞭炮!”大桥的建成将极大方便万寿、天长街道、龙岗、龙集、湖滨、大圹圩农场等地群众的交通。这两座桥既是便民桥,更是党委政府与老百姓的连心桥。

“十二五”期间,天长市先后完成了20座农村桥梁建设改造任务,其中危桥改造加固16座,新建4座。有序推进县乡道改造,先后完成了老205国道、仁和至新华、铜城至金湖等16条县乡道的改造,总长度168公里。逐步推进村级循环路建设,累计完成130多公里村级循环路和120公里“村级公路网化工程”。 实施了1228个“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加固改造了65座病险水库。建成6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32.6万人饮用水安全问题。建成了12座乡镇公办幼儿园、改造了115栋农村中小学危房,农村中小学教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此外,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农民体育健身等工程的实施,丰富了基层群众文体生活,营造了良好的改革发展环境。

坚持绿色理念

民生环境有了新面貌

“小时候山里就是烂泥石头路,到乡里上学,坑坑洼洼,几里路要走个把小时。通过美好乡村建设,现在村里环境好了,像公园一样。”天长市汊涧镇长山村日新月异的变化给村民柏玉春留下了深刻记忆。

2012年,天长市按照“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总体要求,全面启动了美好乡村建设。目前,全市已经建成的中心村达16个,在建的中心村达10个,已初步形成中心村建设有看点,示范线建设有亮点的良好态势,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在滁州市2013年度、2014年度美好乡村建设工作考核中连续2年列各县(市、区)之首,2014年,天长市被授予全省美好乡村建设先进县称号。汊涧镇长山村获得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并被省住建厅确定为2015年绿色村庄示范试点村庄。

在美好乡村建设中,天长市始终做到“三个坚持”:

坚持精心设计。坚持全域谋划,规划综合考虑田、林、房、路、水、景点、区位等因素,强化整体效果,并与乡村旅游相结合、与现代农业相结合,与历史传承相结合,每个中心村村庄规划都突出乡村风情和地方特色,综合叠加自然风貌、历史文化等要素,彰显个性特色,做到一村一景。

坚持精致建设。统筹推进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绿化亮化和文化提升。每年安排不少于1亿元的美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1.38亿元用于美好乡村建设。建立市级领导联系、市直单位和企业帮扶美好乡村中心村制度,每年提供帮扶资金达800多万元。鼓励镇、村通过市场化融资,吸引外资、民资参与公共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农民文化乐园、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在全省率先开通了市镇村三级联网的电子查询系统。

坚持精细管理。建立环境卫生网格化管理体系,实行农村环卫市场化运作。中心村全部建立公建设施、路灯、绿化、保洁等管护制度。市财政投入3000万元用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长效管理工作。市里每半年开展一次建成中心村长效管护工作专项检查,各镇(街)也相应对中心村长效管护实行考核制度。

坚持共享理念

民生保障有了新提升

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基。天长市委、市政府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的工作思路,从保障和改善民生入手,筑牢社会保障体系。

62岁的高松岭是仁和集镇芦龙社区的居民,因为单身一人又体弱多病,一直依靠政府的低保维持生活。家里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四间瓦房早已开始破败,可他苦于资金缺乏未能及时翻修。今年年初,仁和集镇将高松岭纳入农村危房改造对象,如今,高松岭已经住进了修缮一新的新房子里,心里也敞亮了:“现在下雨也不愁了,刮风也不怕了。”

2015年,天长市按计划分三批对2600户农村危房进行改造,财政投入资金2550万元。截至目前,2600户农村危房工程全部竣工。建成公共租赁住房428套、城市棚户区改造安置房473套,渔民上岸工程竣工交付。

如果说农村危房改造、城镇棚户区改造等这些惠民工程的实施,圆了城乡困难群众的安居梦,那么,城乡医疗救助覆盖面的逐步扩大,救助水平的不断提高,又为广大群众筑起了一道抵御大病风险的防火墙。

万寿镇张安村王庄村民组50岁的王金槽,由于妻子患重病,沉重的医疗费用,让这个原本还算不错的家庭陷入了困境。村里干部得知王金槽家的情况后,主动上门帮他申请了城乡医疗救助,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

“自从有了城乡救助,在医院报销的基础上,剩余的部分又报销了百分之七十,解决了我家很大的经济困难。”王金槽满怀感激。

2015年,滁州市已对8265户城乡困难家庭实施了医疗救助,发放医疗救助金700多万元。

民生为重,百姓至上。建立困难群体生活保障机制,让他们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学有所教、劳有所得,这是天长市实施民生工程的底线所在。

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天长市实施了7869户农村危房改造;对42749人次困难群众实施了城乡医疗救助,救助金额达3814万元;对1742人次城乡居民进行了大病保险补偿,补偿金额达1550万元;为38934人次贫困残疾人发放困难救助金3953万元;为66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了复明手术;提高了五保供养标准和城乡低保家庭保障标准……

一个个民生新政、一项项惠民之举、一桩桩利民实事……犹如涓涓清流滋润着百姓的心田,如一缕缕阳光,洒遍了天长城乡,温暖着天长市民的心。

省委书记王学军在市委书记李明等陪同下,在省级美好乡村示范点汊涧镇长山村调研

天长市人大常委会民生工程实施情况专题询问会

天长市农民工技能培训

农村公路危桥加固改造

天长市公租房公开抽签

天长市第四届“民生杯”综合文化站文艺调演

民生工程之农村五保集中供养

新闻推荐

天长封湖禁渔 保护水产资源

天长封湖禁渔 保护水产资源

天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天长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民生工程绘就千秋幸福画卷 ——天长市“十二五”实施民生工程综述 ■ 陈开云 黄 毅)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