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新闻 天长新闻 明光新闻 全椒新闻 来安新闻 凤阳新闻 定远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滁州市 > 天长新闻 > 正文

天长:提升耕地质量 推动绿色发展

来源: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7-11-03 15:13   https://www.yybnet.net/

■杨静 朱建农

耕地是农业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但在长期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加强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实现“藏粮于地”是当前我国在土地利用上的重要原则,也是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方面。

近年来,天长市土肥站紧紧围绕服务农业大局,以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等项目为依托,加强测土配方施肥推广,创新减肥增效技术推广模式,多途径提高化肥利用率;同时,强化耕地质量监测与耕地质量建设,促进耕地质量稳步提升。

夯实基础工作

基础是根,基础是本,树有根难摇,墙有基不倒。

一直以来,天长市土肥站将高标准建设化验室、提升队伍整体素质放在重要位置,夯实基础,砥砺前行。

1980年建站以来,天长市土肥站积累了丰富的土壤、肥料技术推广经验,多次荣获农业部、省、市级科技进步奖及省业务主管部门表彰。现有技术人员9人,其中高级农艺师2人,农艺师6人,助理农艺师1人,9人均持有省颁化验员证,5人持有省颁配方师证,技术力量雄厚。

2012年建成一座700平方米土肥化验室,设有土样接收室、药品贮存室、样品贮存室、天平室、标准室、高温处理室、浸提室、综合分析室、定氮室、原吸室、信息处理室等;配备各类检测仪器设备56台套,包括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全自动凯氏定氮仪等大型设备。

自2006年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以来,化验室每年都能按照项目方案要求,圆满完成各项化验任务,共完成化验土样1.2万个,16.8万项次。从2014年起,化验室又承担了全省植株样化验分析工作,在时间紧、任务重、化验人员少的情况下,全站人员齐上阵,共化验玉米、水稻、小麦植株样950个,共计3800项次,连续两年圆满完成了省土肥总站交给的任务。

项目实施以来,虽然化验室每次都能一次性通过相关考核,为适应土肥工作新要求,朝着“建设一流、管理规范、业务精湛”的方向发展,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天长市土肥站积极开展标准化验室质量认证工作,不断提高化验工作效率,保障检测结果的质量和准确度。 2014年10月起,在加强化验室管理的同时,在化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方面狠下功夫,严格按《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要求并结合本站工作实际,建立了新的组织机构,编制了《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等管理体系文件,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和完善,于2015年6月顺利通过评审,被授予“全国测土配方施肥标准化验室”。同时,加快推进化验室资质认定工作,于2016年7月获得检验检测资质认定证书。自此,天长市土肥站实现了实验室“双认证”。

2015年8月起,按照全国农技中心关于规范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样品储存工作的通知要求,天长市土肥站认真做好土壤样品归档,在全省率先把历年的处理过的1.2万份土壤样品装入统一规格的聚乙烯瓶内,封瓶后长期保存,并按样品编号有序存放于样品库,建立了样品检索目录和电子档案。

推进配方施肥

天长市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尝试施用化肥,七十年代大力推广,1965年全市化肥用量为2607吨,每亩仅2.5公斤,2016年全市化肥使用量 (折纯)达4.80万吨,平均每亩29.82公斤。

实践表明,大量施用化肥,促进了粮食大幅度增产,但也带来了土壤粘重板结、酸化、肥力下降、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

天长市从2006年开始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小麦、水稻施用配方肥较为普遍,农户施肥结构和施肥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偏施氮肥变为氮、磷、钾平衡施肥,从过量施肥变为科学适量施肥,有力地促进单位粮食产量的提高。同过去相比,节约了氮肥、磷肥,增加了钾肥和微肥。但部分地区依然存在着有机肥施用量少、氮肥过量施用等问题。

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据统计,全市2016年推广粮食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152万亩次,推广应用配方肥2.30万吨(折纯)、140万亩次。采集和分析了土壤样品312个,植株样品689个,共化验分析5811个项次。实施了小麦“3414”田间肥效试验1个、红薯2+X试验1个、肥料利用率试验5个,有机肥替代1个、缓释肥试验、示范各1个。

健全配方肥销售网络。有中盐红四方、安徽司尔特、辉隆连锁等多家配方肥批发企业,在镇村拥有配方肥料销售网络,可提供各种配方肥销售,为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提供了极大方便。据统计,2016年全市推广小麦配方施肥66万亩,小麦平均亩产量408公斤,比常规施肥田块增产12公斤,每亩节本增效29.73元;推广水稻配方施肥86万亩,水稻平均亩产量502公斤,比常规施肥田块增产15.8公斤,每亩节本增效31.95元。全市总计减少化肥用量(折纯)416吨,其中氮素减少261吨,钾素减少155吨。

推广新型肥料。 2016年整合项目资金60万元,招标采购42%(22-10-10)水稻缓释肥料250.20吨,对天长市大通镇示范片、仁和集镇芦龙示范村、张献国家庭示范农场等地,实施新型肥料推广补助,发放水稻缓释肥料。

建立测土配方施肥数据管理系统。完成年度采样地块基本情况调查、农户施肥情况调查、土壤测试结果、植株测试结果等数据录入、刻盘上报工作。

提升耕地质量

完善耕地质量监测体系。天长市土肥站从2008年开始就按照农业部《土壤监测规程》建设耕地质量监测点,2010年建成天长市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4个,主要监测土壤物理性状和养分状况等。截至目前,已建成天长市耕地质量监测站1座,国家级耕地质量监测点1个,省级2个,地市级2个。县市级30个正在建设中。配备必要的设备,开展数据信息处理、传输,以耕地质量监测数据和有关农业信息为基础,建立耕地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和耕地土壤养分管理系统,研发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软件,对耕地地力进行定期评价,定期发布全市耕地质量信息和预测预警报告,为政府决策和指导农民科学施肥提供依据。

2012年实施有机质提升行动项目以来,全市农田有机肥的施用量逐年增加,2016年天长市土肥站采购发放秸秆腐熟剂212.76吨(液体),推广应用秸秆腐熟还田技术10.63万亩;全市推广秸秆全量还田120万亩,农作物秸秆还田率达75%。与2012年相比,土壤有机质提高0.32g/kg,提升1.6%。

抓好土壤墒情监测。按照全省土壤墒情监测技术方案,结合本市主要耕作土壤类型、质地、降水、地形地貌和作物种植制度,分区建立土壤墒情监测点4个,进行土壤水分动态监测,每周定期取土测试,在生产关键时期或天气异常时期增加测试次数。根据土壤水分测定结果、土壤性状、土壤最大持水量、凋萎含水量和作物生长发育阶段的需水特征,进行土壤墒情评价,向农业部门及时提供土壤墒情报告。

开展肥效试验。结合地力监测和有关土肥工作,开展长期肥效试验,选择当地主要土种和作物(粮、油、棉及经济作物),建立2个试验基地,每年开展肥效试验,发布试验报告,探讨各类肥料的效应及与耕地质量、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之间的关系,研制施肥配方,提出施肥指导意见,指导农民科学施肥。

做好监测数据的分析与应用。天长市土肥站每年都对耕地地力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掌握耕地地力动态变化规律,并将监测成果用于土壤改良、配方肥推广应用、土壤退化防治等耕地质量建设工作。为大中型配方肥生产企业提供依据耕地地力监测成果研制的区域配方。

加强协作,创新工作机制。加强与农业开发、国土资源、水利等部门的协作,做好涉农项目的耕地质量建设工作,主动参与项目规划、实施、效果调查统计和验收;切实做好新增耕地质量评定工作;积极探索利用财政和有关农业项目资金,与财政、国土等部门开展合作,共同推动耕地质量建设迈上新台阶。

创新服务方式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增强土肥工作活力,提升技术服务水平,重在丰富服务内涵、创新服务方式。

近年来,天长市土肥站从技术推广创新到技术理念创新,从 “测土配方”到“智慧土肥”,紧随时代发展,贴近农民需求,把各项技术服务做得风生水起。

强化技术支撑。成立专家指导组,开展技术指导、咨询和服务,重点做好技术方案编制、技术培训、包片指导、模式攻关、技术集成及创新、绩效评估等技术支撑工作。重点加强化肥减量增效、农业资源循环利用、监测预警体系及“互联网+”等关键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

及时发布信息。积极推进测土配方信息、施肥指导方案,方便农民了解自己耕地的肥力状况,掌握科学种植和施肥知识,集中发布配方肥生产配方信息,大大促进了农企合作生产、供应配方肥。

有效利用资源。积极与省农科院土肥所和安徽农大合作,做好县域耕地地力评价、数据处理等方面工作,研发了天长市施肥专家信息查询系统触摸屏17台和天长市耕地质量预警信息系统1套。

跟踪指导服务。农技人员深入街道、镇,开展包村联户服务,健全服务体系,有力推进土肥水技术普及、推广。

示范减肥增效。优先选择农民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突出优势特色作物、突出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推广新肥料新技术等重点技术模式,集中力量建设化肥减量增效示范片,探索化肥减量增效长效机制。现场指导多个家庭农场在工厂化育秧、蔬菜园和经果林基地,推行水肥一体化,开展科学施肥。

新闻推荐

独爱低关倍投喜中大奖

近日,位于天长市同心路明园小区的22215网点传来喜讯,彩民李先生喜中竞彩奖金84600元。据业主小董介绍,李先生是一名资深球迷,平时十分钟情于看球和购买竞彩足球彩票。当日,李先生来到22215网点购买当...

天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天长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天长:提升耕地质量 推动绿色发展)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