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难途中 嫁给军人投身抗战
据四川“关爱抗战老兵川军团”达州小分队负责人梁彬介绍,今年96岁的罗光凤老奶奶是一位抗战女兵,她参军抗战的经历和别人有些不一样。1920年,罗光凤出生在大竹县城北乡(现竹北乡)白塔村,她一直记得家乡附近有一座高高的白塔。老奶奶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达州也遭到了日本飞机的轰炸,他们只好举家逃难。
1938年,在逃难途中,时年18岁的罗光凤,经人介绍嫁与郑玉贤为妻,郑玉贤是黄埔军校第8期毕业生,时任国民革命军57军第八师的军需少校主任,第八师师长是陶峙岳。结婚之后,因为罗光凤没有文化,郑玉贤帮她在第8师军需处女工班找了个缝制军官衣服的工作,投身于抗日战争。那时,女工班一直待在重庆朝天门一带搞生产。之后,罗光凤随丈夫调到第37集团军,转战陕西、贵州等地,郑玉贤在前方抗战,她就在后方护理伤兵。
1945年抗战胜利,大家都很高兴。部队在达州休整了一年,1946年国民党裁军,罗光凤和丈夫回到了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后来,郑玉贤成为国民党平江县自卫队二中队上尉指导员。1949年,郑玉贤在平江县城关投诚。此后,罗光凤和丈夫就一直平江县三阳乡定住生活。直至前几年,其丈夫郑玉贤因病去世。
爱心传递 帮助抗战女兵回家
据罗光凤的小儿子郑铁牛介绍,早在1980年,其母亲因思乡心切,曾孤身一人回过大竹老家探亲。随后,其母亲就与老家的亲人失去联系长达30多年,也念叨了几十年。2013年12月,平江县关爱抗战老兵工作站的志愿者经多方努力,打听到老人的弟弟、侄子等大多数家人还健在,并盼望远在湖南的罗光凤老人能回家团聚。“所有投身抗战的人都是民族英雄!”2015年9月3日,罗光凤获得了政府颁发的一块“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纪念章。郑铁牛说,近两年来,随着母亲年龄越来越大,其身体状况也越来越差,也就越来越思念娘家的亲人,她经常念叨希望有生之年再回一次大竹老家。
梁彬告诉记者,得知老人的心愿后,川湘两地的志愿者立即行动,并迅速为老人募集了5000多元经费,不仅负责安全接送行动不便的老人,还专门在大竹县东湖公园为老人举办了一个特别的生日宴会。
在生日宴会上,十余名志愿者不仅为罗光凤老奶奶准备了可口的宴席、精美的生日蛋糕等,还共同向老奶奶鞠躬、齐唱生日快乐歌,以表达对抗战老兵的崇高敬意。
宴会结束后,志愿者又专程护送罗光凤老奶奶回到了白塔村老家,望着高高的白塔,老人泪湿衣襟…… (本报记者 罗烽烈)
新闻推荐
本报讯月—日,省国土资源厅检查组来达开展安全监管专项督察,对达州市国土资源系统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责、落实安全生产监管及矿产资源监管工作措施等情况进行督查。检查组专程前往大竹县海螺水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