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大竹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成立了5个检查组,围绕环保制度建设、环保“三同时”制度执行、环保设施建设及运行、三废处理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环保突出问题整治等方面,对园区内入驻的33个企业(项目)进行“一对一”的有针对性的检查,建立健全问题整改台账,发现一个问题,指导企业整改落实一个问题。目前,园区内33个企业(项目)中基本完成整改的有29个,停建整改的有4个。
据了解,大竹县工业园区是四川省重点开发的产业园区之一,2013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列入全省“51025”重点产业园区培育名单,是四川省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四川省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四川省中小企业创业园区。按照达州市产业园区产业规划布局要求,大竹县工业园区产业定位为“机械、电子、轻纺、鞋服”四大主导产业。
为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该园区编制了16.92平方公里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为园区各功能区在环境保护方面提出了更明确、更具操作性的要求。“我们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加强企业办理环评手续的业务指导和监督,杜绝企业‘先上车、后买票\’的情况发生,未出现过项目未批先建、违法建设的情况。”据大竹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文志勇介绍,已经将园区内4家企业的小型燃煤锅炉全部整改成生物质燃料或20蒸吨以上的燃煤锅炉,取缔了小型燃煤锅炉。同时,通过在园区内建设生活垃圾中转站1座,配置生活垃圾箱20个,果皮箱180个,进一步健全了环保基础设施。
“以前园区部分企业对工业废物的处置管理认识不到位,在工业废物处置管理上比较混乱。”文志勇告诉记者,园区管委会针对这种情况,在今年7月聘请西南交大教授刘丹到园区对工业废物进行现场鉴定,并召开专题培训会议,指导企业正确区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为企业讲解危废如何管理、储存等。 (本报记者 程科)
新闻推荐
6月下旬开始,大竹县清河镇龙洞坝村的青脆李陆续上市,从成渝两地、广安、达州以及本县前来收购李子的客商络绎不绝。图为近日龙洞坝村果农王庆洪正忙着采摘青脆李。(特约记者王晓林摄)...
大竹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大竹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