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新闻 万源新闻 宣汉新闻 开江新闻 大竹新闻 渠县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达州市 > 大竹新闻 > 正文

负重转型 追赶进位 达州市商务局助推经济发展新跨越

来源:达州日报 2017-10-25 10:43   https://www.yybnet.net/

达城中心广场秦巴物流园罗浮广场凤凰大酒店好一新·秦巴交易盛会。(本报记者 龚其明 摄)

近年来,达州市商务工作始终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紧密围绕市委“12335”发展战略和市政府“681”重点工作,牢牢把握“加快发展、负重转型、追赶进位”的工作基调,突出“重规划、推项目、抓电商、促消费、扩开放、强服务”的工作重点,促进市场消费,扩大对外开放,抢抓机遇,落实举措,开拓奋进,砥砺前行,达州市商务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成效,实现了新的跨越。

着力产业结构优化

助推服务业发展不断升级

在今年10月19日召开的全市服务业发展推进会上,市委书记包惠指出,要全面推进服务业发展提档升级,着力构建现代服务业发展新格局,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加快发展中再作新贡献。市委副书记、市长郭亨孝要求,要将达州建成川渝陕结合部区域性服务业中心。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商务局先后编制了《达州市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和金融、物流、旅游等专项规划,制定出台了促进金融业、旅游业、房地产业等行业发展意见和《服务业提档升级三年实施方案2017-2019》。按照生产服务业重在集聚发展、生活服务业重在提升水平、基础服务业重在完善功能、公共服务业重在扩大覆盖,着力促进服务业发展。

2014年,达州市被确定为全省服务业发展示范城市,达川区被确定为全省服务业发展示范县,达川杨柳园区被列为省级现代服务业示范集聚区,四川一新、达州天马、中青置业3家企业被确定为全省服务业100强企业,秦巴物流园区、巴山大峡谷、龙潭河康养基地等7个项目纳入全省服务业重点项目。服务业总量由2010年的214.62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530.87亿元,实现了翻番,年均增长达到10.01%(其中: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0.6%,近五年年均增长10.2%,十八大以来前4年年均增长10%,均保持了两位数增长);服务业占GDP的比重由2010年26.2%提升到2016年的36.7%,6年提升了10.5个百分点;服务业税收贡献由2011年的49%,提升到2016年的61%,五年提升了12个百分点。

着力服务功能优化

助推市场体系不断完善

近年来,市商务局先后编制了《达州市城区商业网点规划》和《达州市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指导完成了“县域商业网点规划”。以城市商业综合体、商业集聚区和特色街区建设为突破口,推进传统商业中心和核心商圈改造,初步建成“以主城区为中心,县(区、市)城区为节点,特色街区为补充,社区(村社)为延伸,功能较为全面、分工较为清晰”的城市商业体系。新城市广场、升华广场、仁和春天、红星商业广场等一批现代商业设施正在形成达州城市新亮点。

同时,积极加大与国家、省相关规划的汇报衔接。2012年,达州市被商务部纳入家政服务体系建设和再生资源回收试点城市。2013年,达州市被国家发改委纳入《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2013—2020年)》70个二级园区布局城市。2014年,达州市被商务部、发改委等10部委纳入全国66个区域级流通节点城市规划。2014年,大竹县被确定为省级现代流通示范县。2015年,通川区被确定为全省服务业示范县。

市商务局积极开展专业市场和批发市场建设改造,商品市场体系不断集聚,五金机电、家居建材、品牌汽车、小商品等专业市场迅速成长。达川杨柳、通川复兴、渠县长德、宣汉城北、万源古关东等一批商贸物流集聚区即将开业营运或加快建设。

目前,全市现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71个(其中:国家级“双百”市场1个,省级“双百”市场2个),特色商业街21条,四星级或相当于四星级以上宾馆10个,省级商业示范社区3个。培育年销售额上亿元流通企业13户(其中:上20亿元的2户),年成交额上亿元市场16个,(其中:上20亿元的2个)。新建(改造)乡镇农贸市场137个。建成“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3174个,配送中心14个,乡镇商贸中心19个,共获得国家财政项目资金5120万元。

着力经营模式优化

助推电子商务不断发展

近年来,市商务局围绕打造秦巴地区电子商务发展高地目标,通过外引内扶、模式创新、集聚发展和扩大应用等措施,实现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深度融合,网络市场与实体市场协同发展,电子商务带动农业、提振工业、革新服务业的基础性先导作用进一步凸显。

一是营运平台集聚发展。先后编制印发《达州市电子商务“十三五”专项规划》、《达州市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实施意见》、《达州市加快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实施意见》和《达州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试点工作方案》。以电子商务融合三次产业创新发展为驱动,把电子商务发展与***有机结合,突出抓好电商平台建设。

目前,已建成了四川商情达州专区、天虎云商达州专区、达州鲸鱼网区域化服务应用平台,0818达州团购网、秦巴在线等一大批电子商务运营平台。达州亿城购、梓昊网络科技、四川青联众创等一批重点企业已初具规模;达房网、天农网、达州圈等一批电商平台加快发展,华橙酒业、大唐餐饮、一新商贸城等一批知名企业加速触网上线,万源秦巴电商创业园、渠县长德电商服务中心、宣汉亿联电商运营中心等电商集聚区建成运营,全市电子商务生态集群正逐步形成。

二是普及应用不断深化。达州市商贸物流企业、农产品企业纷纷通过自建或依托第三方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开辟线上市场,电子商务应用率达到88%。达州商业集团、新世纪百货、苏宁电器达州店在实体商场销售的基础上均搭建了网上销售平台,达州公路物流港、好一新集团等正整合旗下资源,搭建区域性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网络。

三是项目建设成效明显。在项目建设上,市商务局积极加强向上级争取的力度,全市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通川区“电商+创新创业”和大竹县“电商+香椿产业”得到省主要领导高度肯定,渠县“电商+党建扶贫”被《人民日报(内参)》刊发推介,在全省总结推广,电商***已成为达州市驱动“三农”经济创新发展,引领群众脱贫奔康的新引擎。2015年达州市被省发改委、省商务厅纳入全省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渠县、宣汉、万源先后纳入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大竹、通川区纳入全省电子商务脱贫奔康示范县,万源市电商服务中心纳入全省电商示范基地,亿城购、梓昊网科等6家企业纳入全省电商示范企业,达州经开区电子商务集聚区项目稳步推进。

据了解,近5年来,市商务局共争取到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资金1.07亿元,为全市电商发展注入了新动力。电子商务销售额由2013年18亿元增长到2016年86.5亿元,增长了近5倍。

着力消费结构优化

助推城乡市场不断繁荣

近年来,市商务局立足职能,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政府促进经济稳增长的政策措施,采取市场拓展与各类节会活动相结合,消费市场繁荣活跃。据统计,达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年年位居全省前5位。

一是制定政策促进消费。先后出台了《关于市场拓展三大活动促进办法》和《大力开拓市场扩大达州产品销售的通知》等文件,鼓励企业“走出去”开拓市场,企业参加了“惠民购物全川行”、“川货全国行”和“万企出国门”市场拓展“百十千”工程。2013年以来,达州市共组织1000余家企业万余种“达州造”特色产品赴国内参会参展,实现交易额300多亿元。

二是展会活动激活消费。先后举办“迎春购物月”、消夏啤酒节和特色文化旅游商品展销等节会,特别是达州市连续六届秦巴地区商品交易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提升了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成功打造了区域性特色会展品牌,更是有效激活了消费。

三是假日经济刺激消费。市商务局充分利用春节、“五一”和“十一”等节日消费旺季,引导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促销活动,营造促消增效的浓厚氛围。为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针对餐饮企业经营困难的实际情况,通过开展“达州市第三届十大餐饮企业、十佳名特菜品及首届十佳特色面店”等评比活动,引导餐饮企业转型升级。今年将开展“达州地标餐饮”和“达州老字号”评选,进一步提升达州餐饮业的综合竞争实力。

据统计,达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10年的311.86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761.72亿元,实现了翻番,年均增长达到了14.9%(其中: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5.3%,近五年年均增长14.3%,十八大以来前4年年均增长13.8%,总量均保持在全省前6位,增速均保持在全省前4位)。

着力外经贸主体优化

助推外向型经济不断壮大

近年来,市商务局着力强化对外开放“第一动力”,大力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和多种形式的对外开放合作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稳步推进企业改制。市商务局认真做好企业改制政策宣传和信访协调工作,市属国有商贸流通企业30户中已全面完成改制的企业26户,正在推进改制的企业3户,化解10年以上历史遗留问题6件。率先在全省实施民爆、报废汽车行业整合,先后成功组建达州市巴山民爆公司,达州市三强报废汽车拆解有限公司,得到了省国防科工办、省商务厅的肯定推广。

二是对外合作助推发展。市商务局针对达州市劳动力资源优势,先后与中国建工、北京泛华、中国水电集团等国有大型外经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外派劳务达13个国家和地区。达州市率先与省商务厅、重庆市商委、万州区政府等部门(地方)签订合作协议,协同共建秦巴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中心。

三是对外贸易实现新突破。近年来,全市进出口总额从2011年1.52亿美元,增加到2014年3.25亿美元,总量实现了翻番,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二五”外贸经济发展规划指标。市商务局积极为进出口企业搭建国际平台,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加强对出口企业的业务指导,积极帮助出口企业争取出口退税、出口贴息贷款等优惠政策。

四是利用外资取得新成效。一大批境外知名企业如美国雪佛龙、沃尔玛、法国家乐福、以色列凯丹集团落户达州市,截至去年底全市累计到位外资完成4.6亿美元。开放合作平台和口岸建设步伐加快。达州经开区升创国家级经开区相关材料省政府已上报国务院,达州设立海关相关材料省政府已转报海关总署和中编办。

着力履职能力优化

助推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针对工作职能多、任务重和人员少的实际情况,市商务局狠抓机关自身建设。

一是专题教育扎实开展。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狠抓班子建设、机关党建、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干部职工的群众观念不断增强,作风明显改进,人民群众的认可度、满意度明显提升。

二是学法普法全面加强。出台了办公会议学法、局领导和科室负责人轮流讲法等制度,干部职工法律意识不断增强。

三是自觉主动接受监督。对市人代会及人大常委会作出的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做到了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近年来共向市人大、市政协及其常委会、有关专委会报告工作20余次,承办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19件,办理工作年年受到市政府通报表彰。

四是执法行为逐步规范。适时开展了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专项整治工作,加强了对拍卖、典当、报废车等行业的监管,市场秩序得到了有效规范。

□文/图 何涛 本报记者 唐荣

新闻推荐

市政协领导督导脱贫攻坚工作

本报讯10月10日,市政协副主席蒲春天带领市委政研室、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帮扶单位到大竹县中和乡狮子村督导脱贫攻坚工作。蒲春天一行听取了中和乡、村、驻村工作组的情况汇报。市、县7个帮扶单...

大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大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负重转型 追赶进位 达州市商务局助推经济发展新跨越)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