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为让重点项目尽快开工投产,大竹县相关部门开通绿色通道,加快审批进度。通过企业当月进度报送制度倒排工期,一旦建设出现滞后,牵头县级领导将立即召集相关部门召开现场会,为企业排忧解难,出谋划策。
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大竹县提出了2017年GDP增速8.5%以上、规上工业增速10%的目标。围绕“工业强县”核心战略,大力实施“6+5”产业振兴计划,通过“机电、鞋服、苎麻纺织、能源、建材、农副产品加工”六大传统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企业重组,聚力培育“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智能制造”五大新兴产业集群。
石墨烯新材料项目厂房建设已完成,鼎泰陶瓷日产量3万平方米生产线已经建成,西南富士电梯即将投产……据悉,今年1至9月,全县102个重点项目预计完成投资40.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0亿元,完成年度计划78.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6%。
产业园区扩容增效
大竹崛起新增长极
创业大道,成功大道,腾飞大道……大竹县经开区内的道路四通八达,六横、三纵的骨架上,工业企业鳞次栉比。机声隆隆中,一台台大型运输车辆鱼贯进出,各式各样的“大竹造”产品从生产线被搬运到货车上,再通过高速公路销往各地。
“经开区规划总面积40.88平方公里,目前覆盖面积10平方公里,并已经完成了六横、三纵的骨架规划建设。”经开区代办服务中心张强介绍,大竹经开区严格按照省级经开区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机制进行运作,地理条件优越,交通优势明显,政商环境清朗,目前已吸引入驻规上企业53户,1至9月,园区实现营业收入175.95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106.21亿元,增长率为28.63%;工业增加值28.33亿元,增长率为28.86%;主营业务收入101.25亿元,增长率为19.34%;利润总额6.68亿元,增长率为30.1%。
近年来,大竹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大竹县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大竹县关于优先推广使用本地工业产品的通知》《大竹县支持制鞋产业发展六条措施》,把民营经济发展的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对重点建设项目实行“五个一”工作机制,即一个项目、一名县级领导、一个县级部门、一套班子、一抓到底,并对GDP和税收贡献大、就业贡献大、市场份额大的重点企业进行帮扶。建立了1000万元的中小企业融资风险补偿基金和5000万元的中小企业应急转贷基金,吸引了大批企业落户经开区,扶持了众多小微企业成长壮大。在2017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达州市投资推介会暨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上,大竹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1个,总投资78.9亿元,项目涉及制造业、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
工业的发展,为大竹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就业的增加,让城镇常住居民的收入稳步上升。
四川越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沿海内迁回来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为各大键盘、鼠标、手机厂商生产数据连接线。目前正在加紧修建新厂房,扩大产能,提供更多就业岗位。2016年,全县新增城镇就业5842人。今年前三季度,全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86元,增长9.3%。
工业,犹如一颗不停息的“心脏”,有力地跳动并泵出“血液”,滋润着竹乡大地。
图为西部鞋城顺祥鞋业员工正在加工生产皮鞋。
□文/图 本报记者 龚俊 特约记者 王晓林
新闻推荐
●中共大竹县委宣传部纪检员、县委报道组组长王晓林21载春夏秋冬,新闻宣传事业,是我无悔的追求。为什么?因为在辛苦、劳累、危险之中,无数次的震撼,无数个的坚强,无数回的感动,我们传递党的声音,表达百姓...
大竹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大竹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