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新闻 万源新闻 宣汉新闻 开江新闻 大竹新闻 渠县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达州市 > 大竹新闻 > 正文

军魂精神在扎根为人民 ——记大竹县龙潭村“第一书记”万川

来源:四川科技报 2017-12-29 11:52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记大竹县龙潭村“第一书记”万川

“这里绿树环绕,空气清新,流水潺潺,对于久坐办公室的我来说,到村里工作简直是一种享受!”12月25日上午,达州市大竹县莲印乡龙潭村“第一书记”万川在香椿种植基地查看香椿长势情况时说。

“勤”字当先 力破贫困堡垒

龙潭村位于莲印乡东北部,全村421户130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97户256人,贫困发生率21.4%。2014年,万川从大竹县司法局到村当“第一书记”后,坚持“离队不忘本,转业不转志,退役不褪色”原则,积极转换角色,把军队的好思想、好作风和好传统带到新的岗位,打基础、兴产业、促发展,扎实推进龙潭村的脱贫攻坚工作。

初到龙潭村,为了尽快进入角色,万川坚持做到“三勤”:勤于学习,增进沟通,一心扑下身子在实践中学,静下心来向村“两委”班子成员学;勤于调研,熟悉村情,深入农户家中、田间地头进行走访调查,听取他们对脱贫致富的意见和建议;勤于锻炼,积累经验,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立足村情,与村“两委”班子成员一道确立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应解决的热点事项,制定出了脱贫攻坚工作规划和年度发展计划,为龙潭村绘制了一幅脱贫奔康蓝图。

忠诚为念 扎下心抓扶贫

“蓝图绘就,重在添彩”。为确保规划落地落实,万川通过借助“两学一做”等党建活动载体,引导村“两委”干部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细化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

“既然来了,就是竭尽全力地认真做事。”万川坚定地说。在他的努力下,先后为龙潭村争取各类项目资金近200万元。利用争取到的财政资金110万元,硬化了全村4.2公里泥石路及2.2公里生产便民路;向县水务局争取小农水项目资金34万元,整修了8口山坪塘,解决了全村农业灌溉用水问题;修缮了村“两委”活动场所,使村内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改善;向交通局争取资金39万元,抢修危桥一座;向文体广新局争取“村村通”工程资金,解决117户群众收看电视难的问题……

硕果累累 “错位发展”效果好

要让乡亲们富起来,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拓宽致富门路。万川根据龙潭村富余劳力多和地处城郊资源丰富的实际,引导广大村民发展城郊经济和绿色经济,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错位发展”之路。充分利用龙潭村的自身优势,积极引进大竹县绿友种植专业合作社,让村民以土地流转入股形式加入合作社,以此增加收入。目前,全村已建立特色种植专业合作社2个、特色养殖专业合作社2个、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1个,发展香椿种植基地400亩,招商引资建立农家乐1个及真人CS游戏基地1个、生态散养鸡基地1个。

龙潭村一组村民黄朝福有种植红薯尖的习惯,由于缺乏技术、销售不畅,产生了放弃的念头,万川得知情况后,请来农技专家提供技术支持,帮忙联系“买家”,不但帮助黄朝福一家实现年收入3万余元,还带动了该组10余户贫困群众种植红薯尖增收。

此外,万川还多次与县劳务培训部门和务工企业联系,组织群众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使全村外出务工人数迅速突破了400人,通过劳务输出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2016年,龙潭村65户154名贫困户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2.15%,实现了整村脱贫。

(王晓林 陈语乔)

新闻推荐

大竹县圆满完成2018年度党报党刊发行任务

本报讯12月20日,记者从大竹县委宣传部获悉,截至19日,大竹县已圆满完成2018年度党报党刊发行任务。在党报党刊征订发行工作中,大竹县充分坚持“党报党刊优先于其他报刊,上级党报党刊优先于下级党报党刊...

大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大竹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军魂精神在扎根为人民 ——记大竹县龙潭村“第一书记”万川)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