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链马路”是全国很多城市普遍存在的现象。市人大代表王心洲提出了《关于加强达州城市规划区地下管网规划、建设、管理的建议》。他说,地下管网应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除抢险救灾外,任何管线单位未经管理部门审批,不得随意开挖街面。
现状堪忧 线网混杂 隐患严重
“由于达城地势地貌和过去人们认知水平及观念落后等原因,在城市建设中,重地上、轻地下,没有综合、统一的地下管网管理机构及相应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王心洲说,如今管线的产权主体复杂,分属给排水、燃气、电力、电信、部队和各工矿企业等单位建设和管理。而各管线单位各自为政,某管线一旦有问题,街面想挖就挖,让本就十分拥堵的达城交通“雪上加霜”。
“强电、弱电管线大多埋得很近甚至合埋在一起,随着时间推移,管线的老化等,极易出现爆炸(燃)事故。”王心洲看来,这也是令人十分担心的问题,“2013年12月26日22时40分,泸州市江阳区摩尔玛商场发生天然气爆燃事故,现场火光冲天,地摇楼垮,万物飞溅,一片狼籍,致当场4人死亡,40人受伤。”
“规划、建设、管理好地下管线是保证广大市民正常生产、生活及城市发展的需要。”王心洲在建议中指出,现在使用的大多数管线的布局、走向没有图纸资料,没有档案记录,即使各单位有也不能共享,有的企业以保密为由不告诉城建部门或其他相关单位。路面改造或某管线抢(维)修时,只能凭当事人的记忆或经验来施工,多次挖断(爆)其他管线。“近年来,达城实施了较大面积的污水管网建设,就应通知或要求其他相关单位同时按规划,建设或改造或检修本单位地下管线,至少要查清和绘制出相应图纸资料。”王心洲说。
代表建议
未经审批不得开挖街面
王心洲建议,管理方面,应确立有权威有责任的专门管理机构,且开展一次普查,摸清达城地下管线家底。规划方面,由政府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共同做好达城城市规划区内地下管网及地下人防、停车场、农贸市场等相关规划,并向社会公布,发布到政府网站上。
实施方面,要坚决按法定程序审批后的规划组织。老城区根据实际情况,按规划逐年进行改造,租用专用探测仪,对地下管网进行一次拉网式检测,对有安全隐患的管线及时采取措施;新区必须按规划建设好地下管网。建立健全电子版地下管网规划、建设等档案库,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可靠有效的基础资料,除诸如需保密的国防光缆外,实现地下管线资料共享。除抢险救灾外,任何管线单位未经管理部门审批,不得随意开挖街面。
此外,对地下管网建设可实行市场化运作,但对其规划、开工审批、综合协调、质量监管及后续管理等应当掌握在政府手中,避免有人建、无人管的现象发生。
(本报两会报道组)
新闻推荐
市政协委员何南观:近年来,达州市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每逢节假日,城市的管护工作不到位乃至缺位,小摊小商到处乱摆,摩托车非法载客,城市形象轰然倒塌。建议:一要合理安排工作力量,将节假日作为城管工...
达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达州这个家。